全部

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探析

来源:《农业生态文明论》

作者:苏百义

2020-04-09 17:14:04

内容摘要:如果说“天人合一”彰显了传统农业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化学农业文明则是“天人相分”思想的显现,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农业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其核心理念必然是天人合一,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跃,具体包含人、社会、农业各系统内在要素的健康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和谐。天人合一的合法性不仅仅是逻辑的,符合科学、人性、和谐标准,体现真、善、美的特征。

任何人类的文明都有核心思想,都是在一定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构建的,同时任何理念又是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丰富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理念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可能性是什么?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确定的标准

农业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必然是呈现真、善、美的过程,因此,评判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标准也应当在这三个层面展开。只有符合科学标准、人性标准、和谐标准的理念,才能确立为核心理念,只有在这样的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农业生态文明,才是人类追求的真、善、美。

(一) 科学标准——真

农业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必须是科学的,不仅反映农业文明的历史逻辑,而且体现了人、

社会及农业生态变化规律。农业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必须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农业文明在人类文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华夏文明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农业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从历史走来,不仅立足于传统农业文明精华,而且包容化学农业文明的高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系统、绿色发展,否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农业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必须体现人、社会及农业生态变化发展规律。农业生态文明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群众,在人、社会与农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人、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多样、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变化规律,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全面、合理优化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优质、高效与农业生态完好的思想、制度和行为,是一种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教化、引导、规范人类发展的文明形式,实质内容是人的精神、价值理念。“文明意味着超出自在的自然,包含着自在自然不可能有的新东西。” 因此,农业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必须立足于人、社会和农业生态发展的科学性,只有这样的理念,才能体现真。20世纪中期以来,为了克服化学农业的恶果——环境问题,英国、日本、美国、瑞士等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生态农业替代化学农业,如“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这些农业生态文明形式反映了人、社会与自然的真实统一。

(二) 人性标准——善

农业生态文明就是以人性为标准、创造出的人化自然的文明,这是一个通过农业生产为人性“立法”并不断彰显、生成人性的过程。农业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必须立足于人性标准,从而使农业生态文明成为符合人性的文明。

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必须是符合人性。农业这一特殊而古老的行业,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食品等物质的有效途径。从现象看,农业生产的是食品;从文化实质上看,农业生产的是人类的良知和生命。因此,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是符合人性的理念。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就是在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影响人的认知并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人的农事活动表达出来,这时就会演生出“善”与“恶”的社会人性来。如果符合人性的核心理念缺失,那么,人类的农业生产、消费行为就会失去人性约束,任凭人的本能、邪念与贪欲的扩张,过度浪费资源、破坏农业环境,过量使用化肥和违禁剧毒农药等不良的行为也就不可避免,非人性的现象就会屡见不鲜。可见,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必须是符合人性的理念。

符合人性的核心理念是农业生态文明的基础。农业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其中历史积淀及预设的核心理念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假如没有人性的核心理念也就无所谓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通过农业生产活动表现出的核心理念,不仅是人的真情、欲望的表达,而且在具体变现的过程中,善的人性不断生成,这是农业实践的过程,也是人化自然的过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凝炼形成一定的农业生态文明体系。

可见,农业生态文明与符合人性的核心理念密不可分,农业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为标准,在人性基础上规范人的认知、心态、思想和行为的过程。这不仅是为人的思想“立法”,更重要的是为人的行为“执法”,使人成为人的过程。面对农业生态危机的困境,只有强化符合人性的核心理念,人们才能向“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才是可能的。

(三) 和谐标准——美

和谐是指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动态协调、平衡的一种理想状态。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主要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和谐是世界万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世界万物动态展示自然美的历史过程。

在传统农业文明中,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受必然性的支配,通过农耕行为彰显自然规律,这是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呈现“天人合一”之美;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农业取代传统农业,人控制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在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下,在资本逻辑推导下,自然界失去了往日霸主地位的神话光环,成为人类征服、统治、占有、践踏的对象,成了人类满足私欲的资源。自然规律是物极必反,自然界报复人类早已从人类破坏环境时开始了,农业生态危机只是人与自然关系严重恶化的表现,这种状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丑态。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用美的知识和信念来进行农业劳动,这就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正像马克思所说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农业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不仅符合科学、人性,更重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即自然规律来构建,这样,农业生态系统才能拥有一个真正美好的和谐世界。

二、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历史演化

(一) 传统农业文明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人的基本信念,最早起源于《周易》,将天、地、人并称“三才”,认为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天人合一”理念深入人心。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性、有喜怒哀乐的自然界,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自然界。后来再经宋明理学总结,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理念。重要理学代表人物程颐认为天人就是一体的,没有必要言合,人就是自然界的一个分子。其实“天人合一”理念的基本思想是指赋予人生命及本性的自然界是一个让人敬畏的自然界,是一个天人感应、天人想通的自然界,是可以给人以生死的自然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只有人顺应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把自然定位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发展史、变现史。从黎民百姓到皇帝,无不敬重天地、敬畏自然。在中国人的世界里,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水有水神,自然界到处都是神话的世界。并且将敬畏之心、神话之意转化为人们时刻遵守的道德良知和行为准则,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必然是呈现道德良知的行为,农副产品不仅是无害的食品,而且是注入了天地良心的精神食品。实际上,人们赋予自然界以神灵,表达了人们的精神诉求,以神灵的形式反过来管护现实中人们的心灵和行为,为人们的行为建构统一性、合法性。从而人们的行为可以有章可循,心安理得,安居乐业,满足小农经济社会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王江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杨慎以学问广博著称,他在哲学、训诂、历史、名物考据、诗词歌赋,乃至天文地理、戏曲音乐、古谣搜集等很多领域都广有建树。[详细]
学习时报 2020-12-25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优化路径

我国养老的关键和重心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详细]
中国社会报 2020-11-20

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机遇

市场经济改革不但推动着农民生活方式和基层组织工作方式的变化,也推动着基层党组织理念的转变,使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11-20

用法治方式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写在《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即将施行之际

2020年3月26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详细]
中国人口报 2020-04-14

社区体育与生命质量——一个来自烟台的调查

生命质量与社区体育研究相结合既是生命质量研究学科领域的新拓展,又为传统社区体育研究带来了活力之源。研究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SF-36量...[详细]
《传统体育社团的福利功能研究》 2020-03-25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德产业合作——以山东省为分析重点

“德国技术”与“中国制造”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全球“智造”新高地是当前经济发展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期盼。但其实现路径正在探索中。...[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3-03

文学名著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实践与提升路径:山东例证

文学名著旅游资源因为稀缺性、垄断性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当前,文学名著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发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体上产业化程...[详细]
《改革》 2020-02-28

创新驱动导向下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索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节点。其中,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构成,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属性、外部性与...[详细]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2-21

养老机构发展瓶颈及其破解

为深入了解和剖析当前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探索破解之道,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联合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于2016年8-10月对山东省...[详细]
齐鲁网 2020-02-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是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详细]
齐鲁网 2020-02-19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动因、架构及其路向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切入点、生长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详细]
齐鲁网 2020-02-13

泺口古镇研究的缘起、内容与价值

在这个全球化与地方性并重的时代,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泺口古镇在济南城镇发展史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详细]
齐鲁网 2020-01-2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