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民族音乐教育的力作

来源:齐鲁网

作者:王耀华

2018-04-18 10:51:04

民族音乐教育的力作
——评崔学荣著作《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和优良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至今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从近百年的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来看,引进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的音乐教育走上体系化、规范化道路,总体上提升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平。同时,又有一种盲目崇拜的不良倾向,忽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因此,1996年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使青少年从一开始就能在接受人类音乐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牢固地掌握自己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就像熟悉“母语”一样熟悉本国的音乐文化。旨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着力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音乐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等的教育传承,不仅是学校音乐教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又属于国家教育、文化方针层面的策略和原则问题,而且也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条新课程改革和《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运用于音乐教学过程中。

崔学荣论著《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就是站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高度,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展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研究的一部论著。我认为这篇论文的突出特点是:朴实出新,平淡见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命题视角比较新。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选择了从接受美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视野比较开阔。在博采中外学术之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以及音乐新课程改革现状,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努力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这一传统命题研究中扑捉新意。

理论研究要回答并解决现实问题才有生命力。学术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作者从宏观层面构建了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理论,目的是“为师生共同发展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如,作者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人与自然”、“音乐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物”、 “人与乐”、“人与人”、“音与音”、“心与音”之主体间性,其表现为“天人之和”、“乐与政和”、“人与器和”、“乐与人和”、“音声之和”和“心声之和”等;从“哲学、美学、音乐、文化、心理、教育和实用价值”等七个层面宏观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层教育目标;还论述了教学过程四段论与教学过程特点以及教学优化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实践策略等。

作者不拘泥于理论研究层面宏观研究,还扎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注重微观研究。如,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地进行教学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有针对性地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从一线教学实践活动中汲取一手资料,以富于说服力课堂教学实践和对比数据,来印证提出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理论。

第二,论文内容充实新颖。近年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音乐教育的命题已经成为大家所共同关注的命题。本著的作者在学习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经验,另辟新径,论述了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其研究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如,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主体间性音乐教育观”,构建了主体间性四维时空观,并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品赏过程与多元主体角色游移,它表现在“观”、“品”、“悟”、“融” 四个审美层次基础上而进行的“多元视点的游移、主体心态的游移、主体心意的游移和主体心境的游移”,并相应表现出四次递进,即“音乐审美的初次观照、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意义的理性直觉和生命意蕴的融合升华”,由此形成审美境界“四层次”:“物境、情境、意境、妙境”, 从而完成对“万物一体”之真、善、美融合统一的妙悟。

第三,学术态度踏实认真。科学研究必须具有求真求实的态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和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一直都是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做人勤勤恳恳、勤奋踏实,是一位潜心向学、以学为荣、不断攀登的人。她历经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的学业追求,体现了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近些年来,凭借她勤奋好学、踏实努力的进取精神,她在音乐教育事业广阔田野不断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从一名普通音乐教师,成长为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在这部论著的出版之际,谨愿作者崔学荣教授永不停止学术步伐,继续保持求实求真的学术态度,在音乐学的宽广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理会亚太音学乐会会长。)

[责任编辑:王江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杨慎以学问广博著称,他在哲学、训诂、历史、名物考据、诗词歌赋,乃至天文地理、戏曲音乐、古谣搜集等很多领域都广有建树。[详细]
学习时报 2020-12-25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优化路径

我国养老的关键和重心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详细]
中国社会报 2020-11-20

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机遇

市场经济改革不但推动着农民生活方式和基层组织工作方式的变化,也推动着基层党组织理念的转变,使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11-20

用法治方式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写在《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即将施行之际

2020年3月26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详细]
中国人口报 2020-04-14

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探析

如果说“天人合一”彰显了传统农业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化学农业文明则是“天人相分”思想的显现,展示了人与自...[详细]
《农业生态文明论》 2020-04-09

社区体育与生命质量——一个来自烟台的调查

生命质量与社区体育研究相结合既是生命质量研究学科领域的新拓展,又为传统社区体育研究带来了活力之源。研究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SF-36量...[详细]
《传统体育社团的福利功能研究》 2020-03-25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德产业合作——以山东省为分析重点

“德国技术”与“中国制造”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全球“智造”新高地是当前经济发展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期盼。但其实现路径正在探索中。...[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3-03

文学名著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实践与提升路径:山东例证

文学名著旅游资源因为稀缺性、垄断性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当前,文学名著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发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体上产业化程...[详细]
《改革》 2020-02-28

创新驱动导向下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索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节点。其中,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构成,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属性、外部性与...[详细]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2-21

养老机构发展瓶颈及其破解

为深入了解和剖析当前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探索破解之道,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联合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于2016年8-10月对山东省...[详细]
齐鲁网 2020-02-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是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详细]
齐鲁网 2020-02-19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动因、架构及其路向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切入点、生长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详细]
齐鲁网 2020-02-1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