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郝春燕:艺术学亟待建构“一体之纬”的学术评价机制

来源:齐鲁网

作者:郝春燕

2017-10-27 17:31:10

作者:郝春燕

艺术学学科领域长期存在“术学”分裂的专业认知缺憾,其导致高校学科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的三重矛盾:一是师资对立分化矛盾;二是资源分配矛盾;三是学科发展矛盾。具体说来,实践类与理论类教师往往相互指责,纠缠于务实与务虚的辩论中;由此,也带来实践是否纳入科研评价,实践有无学术的学界辩论和资源分配纠纷;甚至引发了学科自身内部发展中的偏误认知,认为“没有什么艺术学,只有具体的美术学、音乐学,好像不存在一个贯通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学”,更为复杂的是基于艺术学学科名誉之下的科研和教育混乱,在申报课题、奖项、科研考核,甚至研究生培养中将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等研究当作艺术学理论成果,其结果必然出现艺术学学科学术“杂草丛生”、发展滞后、人才培养失误等状况。

当学科的发展被“术学分裂”观念推到危险的边缘时,重建科学、合理、专业的学术评价机制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学术评价机制就是学术资源分配的标准和程序”,资源主要由学术机构分配,“学术机构用以在学者之间分配学术资源的规则和程序……同时体现为一种管理模式。”资源分配标准、管理模式若脱离学科的学理本体基础,无论是“人性化管理”“契约化管理”,还是“混合管理”体制都会出现评价的误区。因此,建构基于艺术学学理的评价标准、评价维度、监管机制才能引导学科发展走向正轨。确立“一体之纬”观能为艺术学学术评价机制建构提供有效的学理支撑。所谓“一体之纬”,就是以“术学一体”的“艺术学术”思想为艺术学学科本体认知标尺,其包含了“任一存在的双因素”,甚至多因素“同构互能性”。建构“一体之纬”的学术评价机制,可以从三个层面介入:“术学一体”学科逻辑设立、“多维归真”的评价标准制定、“优效共同体”的评价平台建设。

一、评价机制亟需纳入“一体之纬”的学理逻辑

2011年,艺术学作为部门学科正式登上我国学科发展建设的历史舞台,艺术学的学理特征究竟是什么?学界认知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说来,主要有两种大的倾向:一种是“术学分裂”观,另一种是“术学一体”观。前面说了“术学分裂观”直接导致了师资评价、资源分配、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误区、盲区,直接危害到学科的良性循环,更为危险的是这些误区与学理认知有直接关系,从学理的源头来看,我们发现不少学人并未从根本上把握艺术学本身的“一体之纬”特征,而是基于“分裂”观探讨着“术学”统一的可能性或不可行性。与“分裂观”不同的是后一种“一体观”,明确提出此学术观点的学者是梁玖,艺术学“一体之纬”的学理逻辑特征是其“艺术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体之纬”的提出可以说从认识论上基本解决了上述分歧。

2010年,梁玖在其《艺术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学术”概念,并从规范、实现、评价等层面做出详细的探讨,书中指出,“艺术学术是指关乎追求艺术学问与知识和作品的行为信仰。”“艺术学术是学术的一种,是艺术领域的创新性思维活动,是从事艺术活动的精神追求和信仰,是关于艺术的专门知识和理论”。其揭示出艺术学“术学一体”的学理特征,明确指出“艺术学术不仅包括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理论形态,而且还包括以直观物质材料为载体的艺术表演形态、艺术创作形态。”换言之,在“术学分裂”视野中艺术理论与创作始终是两种事物,在“艺术学术”思想中则视其为一个事物的两种存在,由此从根本上解决了艺术创作是不是学术的辨析。其从专业本体的角度指出“艺术学术”本身应当是“追求个人之艺术智慧的爆发与表现”,是“守候自己”“守候自己的艺术才学”“关注自己的历史存在”“个人艺术有限编码知识的形成。”因而,无论其呈现为创作,还是理论,都是基于艺术本身的学问。其实,古人对此早有感知,清代文学家刘熙载(1813一1881)曾有“艺者,道之形也”的论述;现代画家潘天寿(1897一1971)有“画事,学术也,为吾人所共有”之论。不过这些论述还是就艺术是否是学术的认知,强调艺术有思想高度,有学术性。相对来说,“艺术学术”观走得更远也更彻底,其指明了没有艺术学术思维的创作不是真正的艺术,没有艺术学术的理论也不是真正的艺术学理论(或艺理学)。所以艺术学的学术评价对象既有艺术创作,也有艺术理论,两者都应该纳入学术评价的对象范畴之中,由此,也可以解决高校学术评价中多年来艺术实践与科研分开评估的尴尬,可以将艺术创作直接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

以艺术学学科“一体之纬”的学理思想介入学术评价机制,一方面解决了艺术评价的对象范围界定问题,另一方面还为学术评价提供了“三维一体”的评价维度:一是本体维度,即艺术领域内的创新思维;二是专业维度,有关艺术的知识和理论;三是反馈维度,艺术学术的传播、交流、教育成效和社会监督。这三个维度分别从艺术学的本体特征、专业特征、社会功用等层面衡量其学术的价值,为艺术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建构带来新的启示,促使我们基于艺术学学科本身展开反思,重新审视学术评价机制,建构科学、合理、相对公平的制度,创造相对公正的评价平台,发挥其社会功能,引导艺术学科迅速而常态地生长。

二、评价机制必须建立“一体之纬”的学术标准

“一体之纬”的“艺术学术”思想为艺术学学术评价对象的衡定做了学理层面上的阐释。表面上看似乎让艺术实践名正言顺地纳入了学术评价的视野,解决了实践类教师科研难的现实困扰,事实上,却是对评价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学术”观对学术评价的专业性给出严格的规定,那就是“艺术学”的学术标准。所有被评价对象必须遵循“艺术学术”的标准,要体现“艺术学”的专业本体特征。也就是说,既要有关于艺术本身的创新性思维、思想,还要有专业的守候,并且能使用艺术学专业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学领域相关问题。换言之,就是强调艺术学学科的专业视野和创新特征。

艺术学需要综合、整体、宏观的学术视野。这种视野本身也会带来创新性特征。因为,艺术学既需要多元文化的融合,还需要其内部和外部各学科的渗透融合,此外,还有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交流,由“多”到“一”“是一种再升华的过程,一种新的均衡被逐渐重构的过程”,一种创新的过程。

这个学术评价标准的提出对理清艺术学的研究边界,促进艺术学学科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术学分裂论”实际上是将艺术学理论与具体的艺术实践放置在矛盾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一体之纬”的“艺术学术”思想则消解了分裂,从学理层面解答了二者的关系。一方面,艺术学理论(或艺理学)学科本身研究的是不同种类艺术的共同之理,要具有艺术研究的整体体系观、宏观视野、综合性维度。艺术学家张道一在提出建构艺术学理论学科(即原二级学科之“艺术学”)时就曾谈过:“艺术学的建立,涉及到很多方面。深入研究各类艺术的特点,整合地探讨艺术的共性,从而解决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需要从完整的体系上进行思考,包括艺术自身的若干分支,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叉,分别完成学术性的专著”。在技法性、创作性、原理性三种理论中,张道一更重视原理性理论,但认为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裂的。另一方面,“艺术学术”思想提出学术研究要基于“历史”和“理性”,发掘中国自己的艺术观;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在中国艺术领域的正向影响;清晰个人的艺术才学、情感、智慧等。

总体说来,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其学理逻辑都在“一体”之中,无论评价的标准和维度是什么,都最终应落实在艺术学学科本体之中。以“艺术学术”的学理逻辑来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性,可以说是对学术评价给出了专业高度的评价标准,由此,实践和理论是否是“真学术”都将遭遇严峻的考验。

三、评价机制需建设“一体之纬”的考量平台

“艺术学术”思想理清了艺术学的学理逻辑,生成了学术评价的标准。那么如何更好地贯穿落实基于学理的专业性评价标准,最大程度上实现优效的艺术专业学术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比如: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中师资评价、资源分配评价、部门学科建设的公平、公正之评价等。这就需要社会和高校共同搭建监管平台。此平台要保障衡量学术的多维立体评价结构,既有学术等级、影响力的评价指标,还应有同行专家评议的参与。更为重要的是专家库和数据库的严格把关,筛选出高层次、高水平有学术考量依据的评定专家,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评价主体专业水准、被评价主体的学术伦理、量化和质化的“契约性评价”规格,实现综合评价、主、客观评价的统一平衡。

从建构功用角度来看,学术评价应当具有激励、保障以及制约的功能,激励学者做出贡献,保障学科正常发展,制约学术伦理的不道德行为。这一切都需要评价的公正合理,否则一切资源的分配都会因为监管不利,带来消极因素。

具体地以高校艺术教育评价来说,高校艺术教育中教师职称评定、科研绩效以及高校艺术学科水平考察等层面的学术评价、评估,需要从期刊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展览、表演规格等不同角度进行多维度的考量。就外在的等级规格来看,其最容易用于判定也最容易出现判定误区,国内相关评价要素等级的划定已经形成一种基本的共识,核心、非核心、国家、省级、地方、官方、非官方等等的划定有业内的规范。然而,这些外在的维度人为因素比较明显,非专业评价主体的评价权利较为明显,其他人文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艺术学学科的学术评价中也一并存在,例如行政干涉学术、人情影响考核、期刊考核标准代替学术评价标准等。对此,“艺术学术”观论及的“一体之纬”的“学术共同体”的建构,“艺术学术交流平台”的建构对解决评价主体的非专业性问题有一定帮助。一方面,可以采取同行专家匿名评定的方式避免人情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协会、研讨学术会议、专业刊物的扶持、公开出版物的实践检验、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等多种方式,在一种专家公开评议、公众公正评价的交流传播途径中实现相对规范、专业化的评定。同时,也应当加强专业专家库的学术水平考量,包括学位等级、学术影响力等指标,由此才能保证评价主体的专业性,也只有专业性的评价才能激励学科依据学理本体健康发展,从而保障专业的良性循环,制约那种非专业、非学术的创作和研究恶性发展。

就艺术教育考核而言,在专业导师的遴选、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毕业论文专业性选题及规范等层面也有学术评价的介入,因而,评价主体的专业性水准直接关系到学科的正常发展和专业成长。一般教师、导师,以及教育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人若缺乏“艺术学术”的专业修养,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出现偏差,将直接导致培养艺术人才的失败、艺术学科发展的误区。

总体来看,“艺术学术”思想的“一体之纬”内涵对理清艺术学学科的本体、边界、规格、方法等都有推进作用,对引领学科学术评价标准、建构学术评价平台,完善学术评价机制等都有重要学理价值,评价机制建构必须有学理的介入、渗透,“艺术学术”的学理逻辑具有不可替代性。

(作者系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凡、曹晗]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努力创造新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详细]
齐鲁网 2018-04-04

孔繁轲: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3-26

【理论研讨】战略领导力与《周易》

“战略领导力”是近年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沿概念。国内外学者正在探索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详细]
齐鲁网 2018-03-05

王晓娟: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舆论氛围

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滨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详细]
齐鲁网 2018-02-28

唐洲雁:笃志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详细]
齐鲁网 2018-01-29
温德成:发挥品牌大省优势,推动山东质量效益提升

温德成:发挥品牌大省优势,推动山东质量效益提升

首先要发挥优势强势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高端化品牌提升山东的形象,提升山东的质量效益。[详细]
齐鲁网 2018-01-29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1月25日,龚正省长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详细]
齐鲁网 2018-01-27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应对农村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选择。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为农村一二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出了强烈信号的同...[详细]
齐鲁网 2018-01-17
肖纯柏山东解读“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肖纯柏山东解读“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壮大的精神动力...[详细]
齐鲁网 2018-01-05

迟泓:加快陆海统筹 塑造海洋产业发展新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山东是海洋大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动陆海统筹发展,是海...[详细]
齐鲁网 2018-01-03

王秀华:关于落实家庭医生制度的几点浅见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疾病谱变化推出的应对措施,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毋庸置疑。[详细]
齐鲁网 2017-12-21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