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农村教育这块短板必须加快补齐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茂聪

2020-03-31 09:18:03

原标题:农村教育这块短板必须加快补齐

当城市教育成果无限提升,并被等同于我国整体教育现状,农村真实的发展程度极易被遮蔽。

在教育现代化与精准扶贫共同推进的背景下,厘清农村教育发展实况、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无论是各级教育普及水平与质量提升,还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都能明证我国教育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与此同时,新时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入,更加有力地撬动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优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城市教育的发展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当城市教育成果无限提升,并被等同于我国整体教育现状,农村真实的发展程度极易被遮蔽,部分成就进而成为教育假象。

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农村教育扶贫作为教育精准扶贫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逻辑生长点。主要是因为:由于农村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资源匮乏,即便技术接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教育依然难以实质性利用好信息技术优势,以弥补城乡教育的差距;教育发展具有长期性、效果延迟性以及价值潜隐性等特性,乡村政府往往将工作的重心和资源聚焦易于“出成果”的领域,教育扶贫的价值功能难以落实,更多地被定位于某种任务。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是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在教育现代化与精准扶贫共同推进的背景下,厘清农村教育发展实况、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构建内外协同的教育制度体系。从内部制度构建来看,由于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农村学校往往资源匮乏,教学与管理滞后,学生所接受知识的有效性、实用性以及学校教育结构等亟待改革。为此,我们需要立足农村学生实际需求,探索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特征,打破“重普教轻职成教”的格局。同时应注重学校教育目标多样化,确保学校教育能够为乡村发展提供多类型、多层次、较完备的人才支持。完善城市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制度,借助城镇教育力量带动农村教育发展。从外部制度构建来看,现有评聘考核制度使得真正愿意到农村当教师的人“报国无门空自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囿于绩效制度“欲语泪先流”。由是观之,评聘考核制度需要在理念上坚持“以农为本”与“以生为本”原则,明确农村教育是服务于乡村发展与学生成才,对教师的考核不应以单一的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应在教学上赋予教师一定自主权,使得教师愿意改、勇于改、可以改。但这一切都应立足在教师高素质、高水平的基础之上。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从源头补给上下功夫,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重心降低到地方院校,为区域教育发展储备充足师资。还要着力培养复合型教师,尤其是全科教师,以适应小规模学校对一专多能教师的需求。

形成多元参与的保障共同体。农村教育发展不仅涉及教育层面,还关涉多系统、多层级。因此,农村教育发展不仅要深化内涵式发展路径,加强教育系统自身能力建设,还应借助多元力量打造外力保障,以此催生农村教育发展的内驱力。第一,从经费保障上,政府作为教育责任主体,在财政支持上应当加大投入,尤其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支出比例,持续改善学校环境,完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减少学生因贫失学现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完善精准认定机制,在保障以政府为主体的资助体制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鼓励社会组织、团体或个人对农村学校提供资助和捐赠,帮助农村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第二,在技术支持上,教育领域已启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但并未深刻影响到农村教育。许多乡村学校虽已逐步配备现代化教育设备,但也产生诸多问题。为合理利用技术本身的优势,应加大对乡村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方法以充分利用技术设备。第三,从家庭教育指导上,一是应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数据统计,超过一成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隔代亲属受教育水平偏低导致农村教育难以形成学校、家庭及社会合力,继而加深城乡教育鸿沟。二是农村教育还应开展丰富的农业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包含各种技术在内的实践教育。

建设多层合作的管理行动模式。农村教育和教育扶贫的最终成效都体现为农村学生因接受教育而获取人力资本的程度,且教育回报能够有效帮助个体永久脱离贫困。在劳动力市场二元分离下,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寻求就业,既需要管理者对三农需求精准把握,以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也需要推动整个社会阶层的流动与融合。在此过程中,需要多层管理的糅合。校长作为学校核心人物,提高其管理能力与信息化领导水平,对政策的执行、理念的选择及学校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乡村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积极发挥各社会组织的力量。多数农村家庭中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囿于知识水平难以对学生课业进行检查或辅导,可以呼吁社会组织以“一对多学生”“多对多学校”等形式,为农村学生提供线上或线下定期无偿辅导,在减轻教师和家长负担的同时提高农村学生知识水平。

(作者:张茂聪,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国家重点项目“教育培训市场治理路径与检测指标研究”AFA290018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杨凡、王江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重大疫情给教育改革创新带来的启示

这次重大疫情对于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教育必将“去功利化”,返璞归真到人本身的发展,教育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发展学校教...[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3-31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提升四大能力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还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增加了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难度。[详细]
经济日报 2020-03-31

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详细]
经济日报 2020-03-31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理论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反映了新时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3-30

深化制度史研究正逢其时

我国极为宏富的历史记载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关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3-23

把握制度史研究的着力点

自古以来,我国史家就重视制度史特别是政治制度史研究。回顾过往,中国制度史研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也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深化中国制...[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3-23

在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中把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在中华传统道德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孕育出“爱国奉献”“无私无畏”等珍贵品德,对个人的道...[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3-06

把握疫情下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

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历史性交汇期包含了国际国内两大发展趋势。从[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2-27

在疫情大考中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多个系统构成的,涉及国家、社会、个人等各个层面,其中,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微观基础,在疫情防控中是联防联...[详细]
经济日报 2020-02-20

保护传承敦煌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2019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视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弘扬传承敦煌文化艺术情况,同敦煌...[详细]
求是 2020-02-18

识心、育心、安心:青年群体心态秩序之建构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给民众个体心理和社会心态带来深刻影响。[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2-14

民族感情和文化价值的水乳交融 ——再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基本特点

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奋斗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感情,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详细]
北京日报 2020-02-12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夯实国家...[详细]
学习时报 2020-01-2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