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关键一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 捷

2017-04-07 09:13:0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于引领地位。我们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接着,又进行伟大的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描绘了美好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在发展目标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把它确立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

从经济发展来说,这是一个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告别了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单一的时代。当前,又告别经济增速两位数发展阶段,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趋势新要求。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进行战略谋划,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

从深化改革来说,这是一个披荆斩棘、爬坡过坎的艰难过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好改的基本已经改完,剩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大多是和部门利益、行业利益高度粘连的“拦路虎”。改革越向纵深推进,要啃的“硬骨头”就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从民生和社会建设来说,这是一个艰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利益分配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当前,我们必须防止差距扩大,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来说,这是一个补短板、促平衡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如果还有大量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当前,我们尤其要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突出短板,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从2016年到2020年即“十三五”时期,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决胜阶段,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将使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呈现崭新气象。

在经济建设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左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届时,我国经济总量将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在政治建设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在文化建设上,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国梦成为全民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弘扬,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更加殷实,而且在精神生活上更加丰富。

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抓住难得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现在到了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阶段。再经过几年决胜拼搏,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阶段。到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必将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中国在由大变强的征程上又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中国将充满创新的活力与朝气。

(作者为求是杂志社社长)

[责任编辑:杨凡、曹晗]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深刻认识治党与治国的有机统一关系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治...[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4-07

认识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三个维度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知是...[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4-03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评要随时随地,不要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再提。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4-02

深化国企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

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要围绕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境外投资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详细]
新华社 2017-04-02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以美元为载体的全球游资用各种所谓的金融工具肆无忌惮地到处套利,对此务必进行有效疏导,以使全球金融体制由间接投融资为主导转变为直接投...[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4-02

增强创新文化自信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着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效率

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国家行为与市场行为互动结合的社会系统,旨在创造和改进知识与...[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30

工业化水平提升 城镇化动力积聚 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好势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趋于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思考经济问题主要聚焦于应对风险和挑战。[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30

讲好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故事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也在于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资源[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30

克服转型阵痛 推动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不会阻碍而会促进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至于一些人认为保护生态环...[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2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做好四篇文章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29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滋养

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断拓展人类认知和活动的边界,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高铁、飞机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火箭升空不...[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28

以创新为魂 以育人为本 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是创新的关键因素,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人才驱动。[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28

王兴国 王新志:寻找山东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补强农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挖掘农业新动能的潜力。在许多农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山东省还处于弱势地位,如种业拓展、耕地质量提升等等,要采取...[详细]
大众日报 2017-03-2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