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史立军

2020-12-16 09:29: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江苏省泰州市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过去,一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过于依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不仅导致产业结构失衡,还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将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让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上去,必须坚持在破立并举中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持久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近些年,泰州市下决心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对“散乱污”企业开展综合整治,通过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等措施,累计整治企业835家。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集中力量做强做大做优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绿色化工及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稳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大幅降低污染排放,让资源、生产、消费等相匹配相适应,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推动沿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泰州市拥有97.8公里的长江岸线,占长江江苏段近1/4。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负责。我们制定出台《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和空间利用专项规划》,在制度层面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合理布局沿江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让渔民上岸转业,由“捕鱼人”变为“护鱼人”。目前已清理腾退产业用地项目22宗、面积1281亩,努力实现船厂变森林、鱼塘变湿地、工厂变绿地。

形成发展、生态、富民叠加效应。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们努力打造绵延百里、绿满滨江的大江风光带,建设集都市农业、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带和苇荡相连、桨声灯影的水乡风情带,构建生态良好、秀丽宜人的风景线,不断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形成发展、生态、富民叠加效应。在黄桥老区、里下河等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着力整治村庄环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让更多的群众挑上绿色发展“金扁担”。近3年,全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加,2019年旅游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14亿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作者 史立军 为中共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6日 09 版)

[责任编辑:杨凡、王江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详细]
光明日报 2020-12-14

以新基建增强民生领域保障能力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够破除要素流动阻碍、优化资源配置,解决民生领域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短期能够稳经济、稳就业...[详细]
经济日报 2020-12-14

努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中国人民身上体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当前,改进和加强...[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2-14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靠深化改革

总的来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详细]
经济日报 2020-12-11

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2-11

为全球知识产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届...[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2-11

“强基础”“补短板”是扩内需的大方向

2010至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由10.3%持续下降到6.1%,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问题持续发展。需求增速持续下降,必然导致微观上企业增加值增长速...[详细]
光明日报 2020-12-09

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详细]
经济日报 2020-12-09

让乡村建设更好“动”起来

从理论层面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契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耦合互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发...[详细]
经济日报 2020-12-07

构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我国1.23亿市场主体中,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体量小、底子薄、抗风险...[详细]
经济日报 2020-12-04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助力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生态应该是一个包括自然、社会、人类、文化、经济等综合的复合有机整体,乡村文化生态规划要将生活与生产、伦理与教育...[详细]
经济日报 2020-12-04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制度三个维度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善治,有助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详细]
光明日报 2020-12-0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