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金田林:城市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金田林

2017-07-04 09:31:07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引领中国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非均衡地发生在不同区域,而是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化格局。东部地区依托政策红利和外贸红利,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走上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道路,城市规模分布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重要的国民经济增长极。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区域内部大中小城市之间发展的协调性不足,要素在城市之间难以形成高效集聚,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空间功能的分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城市规模分布的优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优化城市规模分布,能够有效促进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人口集聚是经济集聚的基础,而经济集聚则是人口集聚的动力。优化城市规模分布,就是要按照区域资源承载力和公共服务完善配套的原则,适度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加快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中小城市的集聚能力,形成产业布局和集聚的空间优化格局,为人口经济合理化布局提供空间载体,从而驱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第二,优化城市规模分布,能够有效地促进要素空间集聚效率的提升,畅通区域增长的回流机制,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失衡的关键在于,城市规模分布两极分化严重,首位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和中小城市相对萎缩,首位城市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引致经济增长极的涓滴效应,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回流机制缺失。因此,优化城市规模分布,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要素在城市之间依照边际收益均衡化原则进行最优布局,从而有效地提升要素的空间集聚效率,疏解大城市过度拥挤引致的环境污染、生产生活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不高等问题,进而畅通区域经济增长的回流机制,引致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第三,优化城市规模分布,能够有效地促进空间功能分工的改善,形成区域内部的新兴增长点,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大城市过度扩张引致的集聚不经济效应,需要通过空间功能分工优化加以疏解。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是不同城市按照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形成的城市空间分工格局,是不同产业和要素基于边际成本与收益法则进行的空间再集聚过程。优化城市规模分布,能够促成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不同的产业层次进行集聚,形成大城市扮演“高端服务业中心”,而中小城市扮演“生产制造中心”的空间功能分工格局,从而促进区域形成新兴集聚中心,进一步推动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张,形成区域分工深化与市场规模扩展的互动机制,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城市规模分布优化,涉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定位和利益调整,牵涉到不同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优化城市规模分布,重点是要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疏通要素流动通道的基础上,提升中小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有效的城市间交通网络系统。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优化城市规模分布的前提。一方面,既要规范政府行为,避免政府政策偏向导致的集聚效应扭曲,减少政府的“越位”行为,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坚持政府在制度环境优化、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减少政府的“缺位”行为。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省级政府与地市政府的关系,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财政税收制度,减少上级政府对于特定偏好城市和地区的过度财政税收补贴,消除财政倾斜力度差异所导致的城市增长差距。

疏通要素流动通道则是为了提升要素的空间集聚效率。一方面,通过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在要素自由流动中的阻碍作用,可以消除体制机制对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降低要素流动的交易成本,促进要素布局的优化,进而提升空间集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对大城市的制度性补贴,可以消解大城市要素集聚的扭曲效应,疏通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通道,最终达到优化要素空间布局的目的。

强化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夯实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加强对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构建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能够促进形成区域人口空间集聚不断优化的格局。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应着力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入手,不断强化人口集聚的条件,发挥中小城市宜居适业的特色,吸引人口集中集聚;另一方面,要着重从构建产业集聚的联系机制入手,加强基础设施的共用性与差异性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促成产业集聚的金融外部性向技术外部性的转换,从而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集聚中心。

构建城市体系交通运输网络,是促进形成区域空间功能分工的基础。通过建设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可以减少要素流动的交易成本。为此,一方面应加强中心城市主城区与卫星城的交通运输网络,有效疏解中心城区过度拥挤的问题,提升大城市的集聚效率,促成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的分工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地级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增加交通运输的节点,拓展交通网络的可能性边界,降低区域交通运输成本,加快形成空间功能分工优化的格局,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作者:金田林,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凡、彭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为“一带一路”提供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解决资金融通问题是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7-04

坚守“一国”之本 善用“两制”之利 大力凝聚香港青年思想共识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付诸实施。[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7-04

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亲临香港出席有关庆祝活动,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居民的亲切关怀。[详细]
张晓明 2017-07-04

鉴往知来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专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

一段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政治思潮在一些领域沉渣泛起,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7-04

不能简单把能源消费增速作为经济增长参照系 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正逐渐脱钩

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之一,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常常被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7-03

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发展的中国智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7-03

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六周年

让我们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7-01

沿着“一国两制”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祝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今天是2017年7月1日。二十年前的今天,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荡涤百年屈辱,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7-01

解构西方民主话语霸权 构建我们自己的民主话语体系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民主概念的定义权、民主标准的制定权、民主理论的阐释权以及民主争议的评判权。[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30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非凡理论勇气、高超政治智慧、强...[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30

以自我革命精神转向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30

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执政理论,掌握了重要的执政规律。[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29

支振锋:筑牢司法公正的证据根基

守人道,护人伦,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与司法的价值担当,也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所在[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2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