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建国

2019-04-22 09:44: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证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对自身文化和制度的优越感,认为其价值观和制度具有不可超越性,并代表世界的未来发展方向。它们宣扬所谓“普世价值”,鼓吹“西方中心论”,不遗余力地向非西方国家推销其思想文化和制度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抛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彻底终结,人类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不少发展中国家对西方文化和制度曾满怀希望,以为通过移植或照搬就能够走上康庄大道,但事实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照搬西方制度后,由于水土不服陷入困境,非但未能实现国富民强,而且陷入了经济大幅下降、民族工业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不公加剧、外债增加的怪圈。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国家是因为照搬西方而实现繁荣稳定的。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普世价值”根本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资本主义社会绝不代表着人类的美好理想,更不意味着人类历史的终结,一方面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陷其中,这场几乎席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所有层面和所有领域的剧烈危机,使人们自发反思西方制度和文化,在此背景下,西式民主危机近年来逐渐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一些西方有识之士认为,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实际上很难实现真正的民主。人们把目光投向东方,发现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出了一条现代化新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并始终坚持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对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30%左右,始终位居世界第一位。而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功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性课题,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在客观事实面前,2009年1月,福山表示,人类的思想宝库要为中国留有一席之地,西方的自由民主可能并不是历史进化的终点,“历史终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推敲和完善。2012年,福山承认,中国治理方式是其他国家的范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走自己道路也能成为强国的希望,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当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正在获得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同与赞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也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时候,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反而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极大鼓舞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特别是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也促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断彰显。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在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并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作者:李建国,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企业出口强度与产品质量的相互影响 ——质量促进效应还是出口学习效应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国虽已是贸易大国但还没有成为贸易强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仍...[详细]
《财贸研究》 2020-02-26

庞德《诗章》中的纳西王国

在硕果累累的“庞德与中国”研究中,庞德对丽江纳西族文明的书写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事实上,从《诗章》第101章到第110章,纳西风景、神话、...[详细]
《外国文学研究》 2020-01-14

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外思想资源

美丽中国建设的理念,并非悬空思索而来,而是在充分汲取中外智慧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国情,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之路做出的科学而美好的构想。[详细]
齐鲁网 2019-11-13

人工智能与数学教育深度融合:问题解决认知模拟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兴起及广泛应用,为推动教育创新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详细]
齐鲁网 2019-09-20

科学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点和路径

我们要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把握高质量发展渐进性、系统性的重要特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详细]
经济日报 2019-09-18

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成就与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与时...[详细]
经济日报 2019-09-18

中国发展蕴含的工业化规律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8-29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逻辑进路

立足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梳理其分析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逻辑进路,对于当代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详细]
光明日报 2019-08-26

充分发挥口述史学的跨学科应用价值

口述史学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涉及资料、方法、工具、视角、概念、理论等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整合、渗透、交叉与借用。[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8-26

讲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精彩

思政课能不能真正发挥好立德树人的关键性、不可替代性作用,归根到底还要看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思政课能否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归根到...[详细]
《求是》 2019-08-16
【100秒漫谈新思想】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100秒漫谈新思想】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要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详细]
齐鲁网 2019-08-16

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

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学理支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学科建设反哺教育教学,以理论创新促...[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8-06

把爱国奉献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标识

进入新时代,以黄大年、南仁东为代表的广大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详细]
光明日报 2019-07-0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