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周德禄

2018-03-21 15:39:03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不是就业数量问题,而是就业质量问题。大学生就业与生产效率关系密切,所以本文将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产业升级三个重要的效率变量作为主要研究变量引入大学生就业模型。中国省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以及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性;2)技术进步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效应在时间轴的表现强于省区截面轴;3)大学生就业对提高资本深化产出效率意义重大,但是资本深化拉动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效果不够显著;4)产业升级带动大学生就业不能独立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并且与区域生产效率密切正相关。

【项目来源】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测评研究”(11CRK022)、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09CRKJ01)、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大学毕业生供需失衡治理研究”( 2009RKA022)的阶段性成果。

一、就业质量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

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口经济学界关注的核心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日渐强盛,就业总量也持续增长,但是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释放、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和转变,劳动就业市场中的各类供求矛盾不断积累和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高校扩招效应的不断释放,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发表了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有学者(姚裕群,2008;汪丁丁,2006;杨东平,2006;王效仿,2004;等)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扩招造成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引致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也有学者(郑功成,2006;曾湘泉,2004;赖德胜,2001)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认为城乡分割、行业垄断等制度性分割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以上这些分析对于全面解释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认为,作为就业群体的一部分,大学生首先是生产要素的一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如何将经济增长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调适到协同发展的最佳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与普通劳动力就业的不同。与普通劳动力相比,大学生是高素质就业群体,其特质在于质量而非数量,如果能够从劳动质量的角度更多地考虑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才有可能更接近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

二、就业质量如何进入生产函数:基本的理论模型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还是从劳均产出函数开始分析。就劳均产出函数来看,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个,即技术、劳均资本和劳均资本产出弹性。在其他两个不变的情况下,三者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增长都会导致经济增长,换句话说,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三种渠道来实现,一是技术的不断提高,即;二是劳均资本水平的不断增长,即;三是劳均资本产出弹性的增长,即。三种增长方式中,只有第二种增长方式是收敛的,因为,这种增长方式中是不变的,随着值的不断增大,将逐步趋向于零。由此看来,资本深化带来的经济增长仅仅是一个中期增长的概念,如果其他要素不变化,这种增长方式主导下的经济将终结于停滞。显然,就经济的长期增长而言,技术进步和资本产出弹性提高要比资本深化更为重要。接下来,本文关注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如上效率要素与就业者素质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技术进步反映了人类运用生产资料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受限于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决定于劳动者认识自然和运用自然的能力,即知识水平。假定人类技术进步的空间还远未达到自然禀赋的上限阈值,那么技术进步与劳动者知识水平之间是呈正向相关的,即且。于是产生了本文分析的第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即技术进步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假定劳动力素质是不变的,那么劳动仅仅是以数量的形式参与生产函数,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替代弹性就会固定在一个定值,即和会被确定,且。然后,经济增长就进入依靠资本深化来实现的通道,即前文所述的第二种增长方式。由此看来,劳动力素质不变将导致资本产出弹性的固化。如果我们放弃劳动素质不变的假定,那么在劳均资本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劳动者操纵资本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此时劳动数量虽没有改变,但是资本的产出效率得到了大大改善,表现在函数关系上就是不断提高,即,且。由此,得到本文分析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资本产出弹性的改变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升。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劳动者素质改善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那么生产效率的提升反过来对高素质劳动者就业是否有积极影响。众多的研究已经证实,经济效率的提升,刺激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又进一步改善了就业结构(李彬,2009),这种改善,不仅表现为就业容量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为更多的高素质就业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孙凤、谢维和,2008)。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升级是生产效率影响高素质劳动者就业的中间变量,产业升级能够提升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水平。由此,得到本文分析的第三个理论基础,即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高素质劳动者就业。

三、研究指标与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中涉及四个主要变量,即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对每个变量都设定了相应的表征指标。

本文选取大学生就业比重作为劳动者素质的表征指标。技术进步很难直接从统计资料中获取。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进行回归估计,即根据劳均产出生产函数,利用已知的序列数据和,对劳均产出生产函数的参数或以及进行回归估计。选取劳均资本占有量作为资本深化的表征指标。本文借用张军在2004年发表的《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一文中的2000年全国各省区资本存量为计算基数,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了2001-2010年各省区资本存量。选取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作为产业升级的表征指标。目前,我国整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所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指标与我国当前的产业升级重点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本文所使用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指标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四、基于中国各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技术进步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分析

本文将劳均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相应年份各地区的劳均资本占有量作为解释变量,在劳均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线性变换后,构建面板数据分析模型。为了区分各地区之间和各年度之间技术进步水平的差异,本文构造了变截距系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技术进步的省区截面经验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系数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平均技术进步系数为1.03,技术进步系数最高的是辽宁省1.79,最低的是北京0.22。这个结果似乎非常令人意外,仔细分析,其实是情理之中的。对比下文即将分析到的资本产出弹性就能明白其中的缘由。北京的资本产出弹性是全国最高的,也就是说,北京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借助资本投资优势获得的,由于人才济济,使得大学生在北京的生产函数中显得不再稀缺,因此,大学生的科技效益被大大忽视。而辽宁则正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技术进步成为该省重要的路径选择。

[责任编辑:王江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