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作品是否存在原创性? 究竟源自何处?

来源:《新闻作品版权研究》

作者:

2019-03-31 08:11:03

原标题:新闻作品的版权性探源

作品要想受到版权法保护,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被称为“可版权性”(copyrightability)。一般而言,作品可版权性的要件包括精神内容、表达形式、原创性、可复制性和(或)固定性等。其中,原创性是作品可版权性的核心要件。

功能性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存在着原创性悖论。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国家对原创性的涵义的理解和要求不同,原创性的认定变得非常复杂,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准确界定原创性的含义以及判定特定作品中原创性的有无。与其他版权客体相比,新闻作品的原创性程度低于其他类型作品,这是由新闻作品的专业特性决定的。新闻作品的创作源局限于较为单一的新闻事件上,忠于事实、忠于真理的客观报道理念不允许有任何合理想象和虚构,真实性、事实与观点分开的客观报道被奉为新闻工作者的金科玉律,是新闻安身立命的根本。新闻作品的作者需要彻底放弃、隐藏自身的倾向性和想象力,给人以真实、客观、公正的印象,视创造性为雷区。加之,新闻作品作为一种易碎品,时效性很强,多数新闻作品的创作都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这使得记者在创作过程中个性思维的较难得到充分发挥,也造成新闻作品在原创性上低于其他作品类型。而版权法要保护的恰恰是新闻作品极力避免的原创性,正是这一悖论让“新闻作品一直徘徊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边缘”[ 张诗蒂《新闻法新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新闻作品是否存在原创性?如有,新闻作品的原创性究竟源自何处?

一、对“新闻无原创性”的质疑

新闻作品的创作受到真实性、时效性、采访活动的限制,新闻事实本身不属于版权保护的对象,致使剥离基本事实内容的新闻作品,尤其是文字新闻作品处境尴尬。作为一种事实性作品,新闻作品与单纯事实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单纯事实作品的原创性往往表现为对事实的简单再现和汇编,如地图、电话簿、列车时刻表、电视节目表等。而新闻作品中则包含作者的观点及猜测成份等软事实,如解释性报道、纪实文学、历史考证记录等,其原创性很少像单纯事实作品那样根据简单再现和汇编事实确定,往往根据惯例按照文学作品的原创性标准衡量其版权性。这种过高的原创性标准使得新闻几乎无版权可言,新闻版权保护的尴尬现状致使现实中的新闻侵权变得司空见惯,理由正是“新闻没有原创性”。

除了原创性标准过高之外,新闻作品之所以没有原创性,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新闻作品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客观事实只是作者发现的,而不是创造的,因此纯粹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属于思想的范畴,理应不受版权保护的。二是认为新闻作品无非是对事实进行选择,协调,编排,调查,推测,分类,评价,预测之后所形成的对事实的主观认识、理解,这些均属于无版权的思想的范畴,不应受版权保护。

上述两条原因都值得商榷。第一条,因为新闻作品来源于客观事实而没有原创性。诚然,纯客观事实无版权是无可争辩、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客观事实到发表刊播的新闻作品之间还有不短的距离(详见本文新闻事实部分),而客观事实没有原创性而否认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从客观事实到新闻作品发表、刊播的过程中,很可能凝结着记者、编辑的原创性成果。

第二条,因为对事实进行选择等处理之后所形成的对事实的主观认识、理解属于思想的范围而不应受保护,这一点同样值得商榷。其一,对事实的选择、协调、编排等成的认识、理解属于不受版权保护的“思想”吗?此处“思想”的概念来自英文的“idea”,主要是指想法、观念,之所以不保护“idea”,是因为“idea”不一定具有固定性,并且,“idea”是人类通用的智慧财富和表达工具,不能被私人垄断。对事实的选择、协调、编排等处理方式的技巧本身属于人类的共同财富,属于思想的范围。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使用这些技巧对作品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对主观事实的认识和理解并不都属于思想的范畴,如果这些认识和理解没有用人们可感知的方式表达出来,只是萦绕在头脑中的认识和观点,则根本谈不上原创性。如果表达出来的内容没有原创性,即使记者付出了很多心血和代价,甚至差点赔上性命,也没有谈不上版权,因为选择、协调、编排、调查、推测、分类、评价和预测等行为是“额头上的汗水”,本身不必然带来原创性。因为处理结果和这些处理行为本身是有区别的。为此有人提出“表达前”和“表达中”概念不无道理,认为前者不能拥有版权,后者则可能受版权法保护,但是并不必然具有版权性。笔者认为,能否具有版权性的关键不在于创作性成果处于“表达前”阶段还是“表达中”阶段,而是在于“表达前”和“表达中”的原创性成果是否固定在作品中。如果“表达前”的创造性能够体现在创作成果中,就构成作品的原创性。如果“表达中”的原创性未能体现在成果中,则不具有原创性。况且,新闻作品的形成似乎需要付出比汇编作品之类的事实作品更多的智力性策划和原创性采访实践,版权法只保护汇编作品的选择,而把原创性较多的新闻作品排除在保护之外似乎道理上讲不通。

总之,尽管新闻作品反映的对象是新闻事件,是客观事实,并且可能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协调、编排、调查、推测、分类、评价和预测等处理,如果这些处理行为产生了原创性的结果并凝结于作品中,那么谁也不能否认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新闻作品原创性的确认难度因作品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摄影作品、录音作品、视听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性由于技术原因而比较容易确认,而文字新闻作品的个性较难认定。文字新闻作品的内容仅局限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客观事实上,并且记者均按照新闻价值、社会价值等几乎相同的标准去衡量、判断、选择新闻事实,形成了客观报道的新闻理念。由于新闻事实本身不具有版权性,内容方面的原创性受到极大限制,除非是独家新闻,一般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资格主要依靠作者的原创性表达。强烈的时效性却要求文字新闻作品的语言表达以准确、通俗、简洁为主,尽量使用平实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进行客观报道,极力排斥能体现作者表达个性的叙述技巧、修辞手法,可供记者发挥的余地非常狭小。其中的纯新闻作品因为表达方式唯一或很少而不具原创性。由于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即时传播的网络给纸质新闻媒介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以文字新闻作品为主的纸质媒介的新闻报道只能朝着内容的深度和表现形式的广度两个方向发展,出现了内容含量丰富的深度报道和语言表达相对丰富的新新闻主义作品、散文式新闻、报告文学等作品类型,为拓展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新闻原创性源自新闻话语的建构

新闻作品远远不是新闻事实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再现的话语(representation discourse)。”因为,“我们从来不曾和原始的未经处理的事件或事实打交道,我们所接触的总是通过某种方式介绍的事件”,[ 托罗多夫《诗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第60页。]于是就有了“新闻故事”与“新闻话语”的分别。作为一种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无论是在语义上还是在语用上都是非常连贯的;是发生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听众(受众)之间的动态过程。[ 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英美学派的话语分析包括文本(text)与情境(context)两个层面。文本层面可以用语法学、语意学、词汇学、及语音学对话语进行微观分析,也可以用叙述学、主题学、文体学及修辞学进行宏观分析;情境层面则针对语言的认知过程、社会与文化因素进行描述。法德学派则认为话语是符号化的意识形态,新闻是根据不同背景的意识形态建构出来的,重在解读新闻话语背后的社会建构。媒介生产者习惯使用框架组织产品和话语。在这样的语境中,媒介框架能够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很快并且按常规处理大量不同的甚至矛盾的信息,并把它们套装在一起。由此,这一些框架就成为大众媒介文本编码的一个重要制度化了的部分,而且能够在受众解码的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O Sullivan, T. , Saunder, D. Fiske, J 1994:123.]我们综合两个学派的优点,运用叙述学理论,分别探讨新闻作品创作者在运用新闻话语结构建构事实和神话的过程展现出来的原创性,为探索新闻作品的版权法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闻话语结构:原创性的基础

新闻作品的外在形式以语言为基础,其句子的范畴与程式与一般文学语言相同。线性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六大范畴组成,组合程式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新闻话语主要由新闻核心事实、场景、新闻背景、所引发的反应与后果、评论等范畴组成,但是这些构成要素组成的常规程式并不是在一个平面层次上,而是分为不同层次,第1层次是由概述和故事组成(参见图2:新闻话语结构层次图)。

新闻话语的第2层次包括概述层次下的标题和导语,以及故事层次下的情景和评述。概述包括新闻标题和导语。新闻标题用来揭示、评价、概括、表现新闻内容,是整篇新闻的代称。如果只有标题没有正文,则成为标题新闻。新闻导语突出全部事实中的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引导读者阅读。

2

图2:新闻话语结构层次图

情景又细分为情节和背景。评述又细分为结论、评价和反应、预测两部分,与情节和背景共同构成第3层次。情节由一个或多个子情节组成。背景则包括现在时态的语境和环境,以及过去时态的历史事件,用来解释新闻核心事件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或者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评论常常通过采访对象之口去评价新闻事件,或者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构成情节的子情节和背景中的语境、环境和历史事件属于新闻话语的第4层次。子情节又可以分为事件及其引起的反应或结果和事件,为新闻话语的第5层次。其中的事件由核心事实和场景组成,构成第6层次。新闻核心事实包括全部或部分新闻要素,语法上由主语、谓语、宾语构成主干部分,叙述新闻事件的变动情况;定语、状语、补语非主干部分穿插其中,交待新闻核心事实发生的时间、处所、程度。[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40页。]这些句子成分浓缩在一个句子中就成为为简讯或一句话新闻之类的新闻作品(单纯事实信息)。新闻场景类似于新闻话语的状语,新闻事件引发的反应和结果即为补语。

尽管新闻话语结构本身没有版权,但是却是创作者裁剪新闻事实、建构话语神话的得力工具,新闻作品的原创性就体现在新闻话语结构的独特使用上。

(二)新闻话语的叙述技巧:原创性的生发点

表面上看,新闻故事的讲述是一种纯客观的报道,是一种新闻事实的忠实记录。实际上,叙述以语言符号为外在形式,语言本身即为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系统。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一种语言,同时也会接受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意识、价值系统。事实叙述并非独立于传播意识形态和统治关系之外。叙事是某人在某个场合出于某种目的对某人讲一个故事。[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前引书,第107页。]他讲的故事通常是有利于或者至少是无害于他自身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利益。

1.新闻文本的表达形式

过程的表达可以分为行动型、状态型、精神型、言语型等类别。行动型强调某一事件的发生以及发生的动感,施事、受事和状态元都出现。状态型的表达强调事件的状态,谓语多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强调受事的状态。精神型和言语型则侧重表现的主动精神与心理。在语序上也与普通句子存在差别,常常把最想强调的新闻要素放在最前面,不采用“时间+人物+地点+做了什么”的正常语序。
还可以根据信息结构规律把要强调的重点放在句子的后面。其叙述方式为话题(已知信息)——述题(新知信息)。由于话题是已知信息,句末就成了作者要强调的焦点。新闻记者正是利用话题和焦点的位置表达自己的倾向性。“孙杨获得了游泳冠军”和“获得游泳冠军的是孙杨”两条新闻表达的倾向性不同,前者强调获得的游泳冠军,而不是别的比赛项目;后者强调冠军是孙杨,而不是别人。

新闻话语重新建构了我们的日常世界,[ 参见吉登斯(Giddens, 1976)有关使用语言建构社会世界的讨论;参见特纳(Turner,1974)。参见(美)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8页。]被称为媒介环境。新闻话语,根据对事件的理解、观点和立场,采用不同过程类型的句子曲折表达对新闻人物的责任归属所持的基本态度。新闻创作者依据新闻价值标准和内化为记者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文本叙述方式和信息结构,展现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和与众不同。

2.新闻文本的双轴结构方式

符号话语中的文本存在两个张开向度:组合轴(Paradigmatic)与聚合轴(Syntagmatic),也有人翻译成“聚合体”与“结构段”,是在线性序列中研究语言单位前后串联成文句而产生的现实联系。聚合轴上是时间外的一种各种相似因素的聚集,在空间上展开。这些因素是符合解释者意图的、本来有可能被选择的成分,以不同的变体代表着一种确定的意义,一旦符号选定,其它类似成分则隐藏其后不再出现,仅靠联想让人体悟;组合轴则是一种时间内的组合,各种因素存在于同一层次和单一时间平面上,并在彼此相互关系中获得意义,[ 张杰、康澄《结构文艺符号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9页。]变成显在的文本结构方式。雅克布森认为聚合轴可以称为“选择轴”,功能是比较与选择;组合轴可称为“结合轴”,功能是邻接粘合。[ 参见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9页。]记者使用符号开始表意时,从聚合轴选择合适的词汇,用以产生组合轴。放进组合轴之后如果觉得不太合适,还会重新回到聚合轴选择,直到满意为止。这两个轴在文本生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文本完成后,只有组合轴是显现的,变成表层结构;聚合轴则隐藏起来,属于深层结构。

人类天生就有聚合和组合的符号能力和语言结构能力。雅克布森认为聚合轴上的各种因素是相似关系,类似比喻;组合轴上的各组成部分是邻接关系,类似转喻。如果语言能力偏向某一个轴,语言文本就展示不同的面貌。如果组合能力消失或减弱,文本表达则偏向聚合轴,表现在文本上则不太讲究词法和句法,词语无法正常粘合,语序混乱,句子、篇章内部的连接元素丢失。但是聚合能力却正常,能从相似的符号中选择合适的词汇表达意义。偏向聚合轴的文本表现出是隐喻式的浪漫主义风格。如果聚合能力消失或减弱,文本表达则偏向组合轴,句子语法正确,句子、篇章各要素连接完整,但是想像能力较差,较难在相似的符号之间做出选择,词汇极其贫乏,无法使用隐喻。[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前引书,第165页。]这种偏向组合轴的文本表现为现实主义风格。新闻作品属于偏向组合轴的现实主义风格,重在句子、篇章结构的齐整,而聚合轴上的词汇选择在时效性的挤压下难以字斟句酌。如果时间从容,记者也会偏向聚合轴,雕琢出讲究修辞、传达信息和审美功能兼具的新闻作品,这就是新闻作品的独创性所在。

3.新闻叙述者

新闻作品是一种事实性文本,与小说等虚构文本的区别在于新闻作品可以找到一个对其所讲述的内容问责的人,[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第37页。]与其讲述的内容真实性的程度无关,即使记者讲述的是虚构的假新闻,只要有对其讲述负责的记者存在,读者还是会根据新闻体裁的要求,把它当作真实的新闻接受的。叙述者是叙述的人,只不过叙述的人是一个虚拟的人格,并不是作者。但是,真实性文本中的叙述者与作者很接近,甚至重合,新闻作品中的作者就等于叙述者,因为作者不能让虚拟的人格——叙述者承担问责责任。[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前引文,第37页。]为此记者也找到了规避的办法:“引用”他人的话,把其放在叙述者的角色上。具体做法主要是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标明消息来源,只对引用人之提供消息的行为本身负责,而把所引用的讲话内容的真实性责任推给了“他人”,让其成为和虚拟人格合一的叙述者而承担问责责任。

一般情况下,在新闻文本中,作为抽象的人格的叙述者与新闻创作者(记者)是合一的,在引用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谈话时,实际上是记者的超叙述。对于新闻事件的再现或评论并非是“有闻必录”。由于与新闻有关的客观事实不能触摸、感知,记者能够感知的目击者讲述的事实和记者有可能再现的事实就成了故事的底本,记者根据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和职业道德、个性所需等标准从底本中选择可供叙述的材料,尚有许多被选下(De-selected)的叙述部分隐匿在底本中而成为非叙述部分(unnarrated),具体包括因无法表现而不能叙述的内容(比如死亡);太琐碎的、不值得叙述的内容;不允许叙述的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犯忌的内容(比如经济利益集团的负面丑闻);超越叙述(指因为各种原因只能闪烁其词,欲说还休)的部分。

新闻文本中是否存在无叙述加工?恰特曼认为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对话就没有叙述者的加工了,其实未必如此,记者允许进入新闻文本中的内容均是精心挑选的结果,把底本中人物的言语通过文本或图像再现出来,还有语词选择和再现技术方面的主观倾向。新闻叙述话语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叙述加工后的产物,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的叙述者,确切的表述应该是事实性及拟事实性叙述的加工者。新闻作品的原创性就体现在运用这些技巧加工过的新闻话语中。

新闻作品中除了叙述者这一虚拟人格之外,还能曲折反映虚拟人格背后支持整个叙述的一套社会文化形态、个人心理、文学观念与新闻观念的价值观,这些道德的、习俗的、心理的、审美的价值观念集合就是隐指作者的人格。这种人格内化为作者的职业习惯和自律惯性,也成为新闻作品原创性的源泉。

4.新闻叙述视角

叙述者对底本中的全部信息拥有解释、选择、处理讲述的全部权利。叙述角度实际上是叙述者的权力自限,表面上“全能全知”的权威被取消了,实际上是为了特定目的的自限,布斯称之为“长牙齿的全能全知”。如果叙述者所知大于人物所知,就是全知视角;叙述者等于人物则为人物视角;叙述者小于人物,则为纯客观视角。新闻作品常用的叙述视角有:全知叙述;主人公叙述;次要人物叙述;场记式叙述。

全知视角叙述指叙述者无所不知,站在叙述之外,不显露自己的身份,就像上帝一样,全部知道所有事情,可以任意介入人物内心,热奈特称之为“零度集焦”(focalization zero),即无角度可言,是“任意多视角叙述”。就新闻作品而言,叙述者全知全能,通盘掌握新闻事件中所有人物的行为、动作和内心活动,直接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做出评价和判断,甚至揣测新闻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深层次原因,常被深度报道所采用,信息比较全面。例如灾难现场报导,基本上是记者客观说情况。为了显示客观公正,消息较少描述新闻人物的内心活动。

主人公叙述则指叙述者故意缩小自己的视野范围,从某个新闻人物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让受众去想象事件的全貌,比如:“亲历春运”电视栏目记者访谈客运司机;报道火灾救援采用一位救火员视角,让镜头跟着任务狂跑颠簸,使场面更加紧迫。主人公叙述者的感染力较强,但是单一视角往往是叙述过于主观,富有感情色彩,而引起视角叙述同情。布斯认为原因在于“持续的内视点是读者希望与他共行的那个人有好运,而不管它暴露的品质如何”(1962)。新闻报道中,以何人为主人公,采访何人,实际上给对象一个伸张主体意志的机会,持续下去的长篇采访,会赢得读者的同情,比如对戴安娜王妃的关键采访客观上起到了视角叙述同情的作用。[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即使报道罪犯的心路历程,也会发现他犯罪是情有可原、值得同情的。

次要的新闻当事人叙述,比如采访车祸场面,让见证者、目击者直接叙述;不能采访已经去世的新闻当事人,只能让其周围人的叙述情况。目击者的视角叙述,多方互相印证才能给人以公正的印象。表面客观的目击者叙述其实也受制于记者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记者的选择之初就打上烙印。

中性的全知叙事视角。与全知视角叙述相比,中性的全知叙事视角只是避免直接站出来评论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是消息常用的叙述手段。不过,为了表现消息的客观性,常常避免对新闻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描写,主动放弃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

场记式叙事视角。作者只是以自我为视角客观叙述人物或事件的外部表现,就像剧场中展示的戏剧一样,比如报导失散多年的父女相见,几乎无解说。

新闻运用叙述技巧把新闻事实外化为语言符号,放到社会中得到传者期望的解读,在这种意义上,新闻就是神话的建构者(News is a mythmaker)。[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意识形态是一种特定的抉择新闻事件的建构面貌的“框架(frame)”,新闻话语建构神话就是在建构意识形态,因为新闻具备神话的两度意指行为和自然化运作的实质。新闻神话建构技巧的灵活应用,让新闻创作者有了更深层次的创作空间。

(三)新闻话语意义的建构:原创性的产生过程

新闻话语可以认为是以事实为基础建构的神话。神话的建构分为两度符号化、两度意指化两个过程。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可感知的符号把新闻事实表述出来,指向一种知识、历史、事实或理念、意向的一个片段[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前引书,第161页。],称为第一次符号化和意指化。同时这些符号又是一项另外意义的告知,变成了另一层次的能指,又获得了新的历史、知识、理念和意象等所指。能指和所指之间通过隐喻、转喻、象征和蒙太奇等方式产生关联。表面上看,新闻话语是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报道,是—种事实叙述;在更深层次上,在事实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于是,用事实说话的倾向性了然无痕地消融在客观报道的华服之下。

由于每篇新闻话语都戴着“客观报道”的面纱,那么新闻话语与“客观报道”之间就形成了新的能指和所指关系,亦即新闻话语就意指为真实的“客观报道”,而形成更高一层的符号系统。随着“报刊的有机运动”,自始至终乃至将来,新闻话语都意味着真实的“客观报道”,再加上新闻界事实与观点分开的专业主义理念的标榜,在别人的眼中,新闻话语就与客观新闻事件甚至新闻事实划等号了,此时的新闻事件成了新的能指,把隐藏其后的新闻话语变成了所指,完成了第二次符号化和意指化。并且还把新闻话语的真实性延及新闻媒介传播的其他内容,比如广告,从而缔造了名副其实的媒介神话。也正是新闻从业者奉行的真实性、客观报道等专业理念和媒介的有机运动让新闻话语奠定、形成一套套框架和模式,让意识形态的建构具有了不着痕迹的自然化效果。

现以获得2011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报纸消息《179小时,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参见文后所附新闻作品)为例分析新闻话语的建构和新闻作品的原创性。这篇新闻作品的新闻话语包括文本部分和新闻摄影部分。文本部分的标题是复合题,由引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首批获救矿工成功升井》)、主题(《179小时,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和副题(《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张德江致电向获救矿工表示亲切慰问,向所有参加救援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争分夺秒,继续加大救援力度,全力以赴解救被困矿工》)三部分组成。复合新闻标题精准地概括了核心新闻事实和记者及刊载媒体的态度。引题说明了基本新闻事件中的3个W:首批获救矿工(Who)、升井(What)、党中央国务院重视(Why),是实题,把最新鲜、受众最关心的事情、最想告诉受众的事情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主体是虚题,对新闻事实作出评价,感慨生命的奇迹,增加了王家岭(Where)和救援持续的时间(When)。副题补充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致电慰问和希望继续救援的事实,完成了意识形态的建构。即使没有新闻导语和主体结尾部分,几乎也可以看作标题新闻了。

导语部分补充了矿工获救的精确时间——4月5日凌晨1时15分(When),救援和送医细节,以及受众最关心的矿工生命状况。新闻故事由情节和评论两部分组成。情节主要是矿工获救升井和领导人的关心救援的行为,增加了致电慰问、救援之前的批示、采取的救援措施等新闻背景和子情节。评论除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直接评论之外,字里行间还渗透对救援行为的赞誉,缓解了矿难带来的压抑心情和紧张气氛。结尾“矿井深处不断传来声声敲击管道的生命之音”的细节和场景扣人心弦,增添了救援的动态和过程感,激发受众产生新的新闻信息期待,拓宽了核心事实的范围和张力。

在叙述技巧方面,记者通过精心挑选、裁剪事实,采用全知视角,多角度摹写救援背后的领导因素,选词上注重组合轴上语言的平实、简练,引用医生的介绍,给人以客观公正的印象。把叙述重点放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部署、希望等环节上;采用倒金字塔叙述结构,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和轻重缓急安排次序,新闻素材的选择、裁剪,舍去不少救助措施等细节,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符合读者迫切需要或者重要信息的阅读习惯。受众最关心的被救矿工的生死状况到导语的最后才出现等,显示了记者处理新闻事实的态度;结尾的余音又一次绷紧了受众的神经。配发的矿工升井被抬上救护车的瞬间的摄影照片,不仅印证了新闻的真实性,而且突出了现场感,与文字报道相辅相成,图文并茂,满足了受众渴望细节的新闻欲。

整篇文字符号组成的文本及其所携带的意义构成了新闻事件的符号——王家岭矿难事件,完成了第一次能指和意指。同时该事件又作为新的能指符号与字里行间的引申意义——救援成功是党领导下的负责任的政府关心普通民众生命安危的结果紧密结合,令人揪心的矿难事件变成了令人振奋的救援精神,新闻文本成为新的能指,充分表达了文本隐指作者的立场和价值观念,突出了“负责任的政府”的意指,把新闻的真实性迁移到意指上,完成第二次符号化和意指化,不着痕迹地构建了的新闻神话。“一切新闻都是当下史”。毕竟,新闻叙述与历史叙述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题材不同,而无体裁的差别,[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受众的对于新闻叙述和历史叙述的阅读期待完全相同,都把它们作为真实文本阅读。
新闻话语的具体建构过程,主要从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两个向度展开。合规律性指新闻事实的选择需要考虑新闻价值尺度和传播工具尺度,符合这两个尺度标准的新闻事实才有可能进入记者选择的视野。合目的性指符合传播者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经济势力的根本利益,外化为合法性和合道德性,是无处不在的无形的手。从总体上说,新闻事实的选择与确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互矛盾、斗争、统一的过程,博弈的结果最终会表现在一篇篇具体的新闻作品之中。新闻作品的原创性也正是体现在作品的建构中形成并固定于作品之中。

作者:翟真,新闻学博士,俄文翻译,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法学和文化产业

(摘自:《新闻作品版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第131-141页。)

[责任编辑:杨本敬]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杨慎以学问广博著称,他在哲学、训诂、历史、名物考据、诗词歌赋,乃至天文地理、戏曲音乐、古谣搜集等很多领域都广有建树。[详细]
学习时报 2020-12-25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优化路径

我国养老的关键和重心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详细]
中国社会报 2020-11-20

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机遇

市场经济改革不但推动着农民生活方式和基层组织工作方式的变化,也推动着基层党组织理念的转变,使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11-20

用法治方式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写在《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即将施行之际

2020年3月26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详细]
中国人口报 2020-04-14

农业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探析

如果说“天人合一”彰显了传统农业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化学农业文明则是“天人相分”思想的显现,展示了人与自...[详细]
《农业生态文明论》 2020-04-09

社区体育与生命质量——一个来自烟台的调查

生命质量与社区体育研究相结合既是生命质量研究学科领域的新拓展,又为传统社区体育研究带来了活力之源。研究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SF-36量...[详细]
《传统体育社团的福利功能研究》 2020-03-25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德产业合作——以山东省为分析重点

“德国技术”与“中国制造”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全球“智造”新高地是当前经济发展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期盼。但其实现路径正在探索中。...[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3-03

文学名著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实践与提升路径:山东例证

文学名著旅游资源因为稀缺性、垄断性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当前,文学名著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发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体上产业化程...[详细]
《改革》 2020-02-28

创新驱动导向下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索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节点。其中,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构成,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属性、外部性与...[详细]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2-21

养老机构发展瓶颈及其破解

为深入了解和剖析当前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探索破解之道,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联合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于2016年8-10月对山东省...[详细]
齐鲁网 2020-02-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是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详细]
齐鲁网 2020-02-19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动因、架构及其路向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切入点、生长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详细]
齐鲁网 2020-02-1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