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十六:培育协同发展增长极

来源:齐鲁网

作者:鲁言

2017-08-18 17:22:08

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由于其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被称为“增长极”。根据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家和地区在进行产业布局时,首先可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使其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并确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中心地位;然后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从其邻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以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与增长极之间密切相关。按照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标准,所谓城市群具体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人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特大城市。依据这一标准,国际上有五大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共同的特点在于形成了多个增长极,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比如世界第一大城市群——美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涵盖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7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从国内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已经形成,增长极带动效应明显。当前,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国内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要重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大培育区域性增长点和增长带。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2014年的有关数据显示:三地GDP总量达到66474.5亿元,占全国的10.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863.8亿元,占全国的11.7%;常住人口1.11亿人,占全国的8.1%。京津冀区域是中国内地城市最密集、工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反映了一个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战略问题。三地协同的重要意图是通过以京津冀培育城市群来建立一种新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为全国城市群建设作出典范,为城市建设打造标杆。《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推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确定了互联互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9方面的重点任务,明确了三地从“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到“一盘棋”的统筹发展。因此,推进京津冀协同,必须通过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统一布局规划,着力治理“大城市病”,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进一步拓展带动环渤海区域共同发展,推动渤海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梯度开发。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内陆,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份,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超过40%的人口和生产总值,优势独特,潜力巨大。但是,长江经济带也面临着东中西发展不均衡、区域间发展割裂、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问题。如果把长江比作一条龙,作为“龙头”的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代表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而作为“龙身”“龙尾”的沿江中西部地区,大多发展相对滞后。各地政策缺乏协同,市场壁垒不断,产业同质化明显,要素分割、资源难以自由流动也就在所难免。加上长江还有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2012年水利部的水资源公告数据就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几乎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历史发展的智慧一再启迪我们:人类因水而兴。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大江大河,近现代史上,20世纪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发展推动了美国崛起,莱茵河流域的发展带来了法国、德国、荷兰的繁荣。因此,站在时空交汇的重要节点上,重塑长江黄金经济带势在必行。“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随着《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和政策的配套,势必给长江经济带注入新的动力。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拧成一股绳,协同发力,促进长江经济带升级发展,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与承接,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在沿江中上游形成许多新的区域增长点,形成直接带动超过1/5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打造全国经济增长新支撑带。通过建设长江经济带,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空间新格局,实现“龙头”带动“龙身”“龙尾”一起腾飞。同时,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乃至较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地区培育一批区域性增长点、带,这也应作为区域均衡战略的重要部分。除了上述城市群优化发展之外,还应着力建设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增长极,更好支撑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三十:筑牢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详细]
齐鲁网 2018-01-08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九: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更要一个有锋锐无比、吹毫即断的“利剑”,通过严格执法,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过宽”的状...[详细]
齐鲁网 2017-12-29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八:扎紧绿色发展的制度“笼子”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扎紧绿色发展的制度“笼子”,只有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严格的制度安排,既有思想引导,也有制度...[详细]
齐鲁网 2017-12-11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七:绿色生活 人人践行

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也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详细]
齐鲁网 2017-12-01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六: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支撑、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成色。[详细]
齐鲁网 2017-11-20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五:统筹推进空间开发“大棋局”

现在北上广深等大型城市外来人口居高不下,城市居民承受着城市拥堵,入学、就医难及雾霾、高房价等诸多困扰。各方将矛头主要指向大都市规划...[详细]
齐鲁网 2017-11-17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来生动诠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详细]
齐鲁网 2017-11-06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三:绿色中国势在必行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走一条既要金山银山、...[详细]
齐鲁网 2017-10-30

让理论永远跟上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25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二:顺应绿色发展大趋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绿色发展”上升为理念,提升到战略高度,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详细]
齐鲁网 2017-10-16

《中国共产党文化创新史》出版

该书梳理了党的文化创新的历史进程,总结了党的文化创新的基本经验,展望了继续推进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铸就民族精神之...[详细]
齐鲁网 2017-10-12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一:整体效能节节高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保持各种重大关系协调推进。协调与整体关系密切。协调的范围是整体,协调的方式是发挥整体效能,协调的目的是增强...[详细]
齐鲁网 2017-10-09

《话说新发展理念》之二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硬”

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详细]
齐鲁网 2017-09-28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