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崔龙龙《三代石油人的小康情》

来源:齐鲁网

作者:崔龙龙

2017-04-12 15:52:04

W020170408793742390773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员工 崔龙龙

不久前,我带着爷爷、爸爸,到我和媳妇用多年积蓄换来的新房子里。爷爷戴着老花镜,仔仔细细地看遍房间的每个角落后,感慨地说:“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哪像我们那个年代呀,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我相信,这是爷爷的真心话! 因为只有经历过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才会倍加感慨和珍惜。

爷爷是1964年参加华北石油勘探会战,从大庆油田转战到胜利油田的。那个时候的胜利油田仅是一个代号而已,叫九二三厂,爷爷是一名钻井工人。

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唱一首歌谣:“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鸟无树作窝,人少荫乘凉”。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油田创业初期环境的真实写照。那时到处都是漫无边际的盐碱滩和人迹罕至的芦苇荡,除了漫天的风沙、滚滚的车轮、肆虐的蚊虫,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自力更生。住的是干打垒,喝的是地沟水,几吨重的设备就靠人拉肩扛。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耗尽了青春,透支了健康,中国的石油工业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再来说说我的父亲。父亲是1978年招工到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成为一名井下作业工。我小时候对他的印象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天天满身油,又脏又累又危险。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父亲全然不顾,他和爷爷一样拼命,有时候为了一口井能按时交井,和班里的兄弟们在野外一干就是三天三夜,从来不嫌累。

工作虽辛苦,但生活跟爷爷那时比起来,已经好了很多。他们能吃饱肚子了,成排的房子越盖越多,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油基地,身边渐渐有了公路、医院,有了学校、商店,还建起了发电厂、水厂,保障了家庭的用水用电。那时,父亲想的最多的就是努力工作,因为每一名石油人心里都明白,只有把油田建设好了,我们的家园才能越建越美丽。

如今,我子承父业。2010年大学毕业后,考回到胜利油田,成为一名石油井架安装工。

如今的工作、生活环境跟他们那时比起来,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盐碱荒滩上,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洁净有序,一座座店铺鳞次栉比,一片片小区祥和美丽。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越发完善,植物园、动物园、科技馆、文化广场都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油田55年的建设历程,就是共和国由弱到强的生动写照。

作为8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人,其实我很难想象父辈们当时的艰辛。直到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传统教育中,黑白的历史画面和讲述者声情并茂地述说让我仿佛穿越其中,我们采油厂的书记国梁同志勇战风暴潮的事迹,薛梅一家扎根偏远小站、守护油井21年的感人情景,都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这些都激励着我用责任和担当来书写自己的精彩。记得去年冬天,我们班组前往大北油区执行井架抢立任务,由于施工井位于海边,潮水淹没了井场。为了保证当天任务当天完成,我们一个个跳入潮水之中。这时,石油人的喊滩声响彻在大北的上空:井架工人,嘿咗嘿咗!钢铁汉呀,嘿咗嘿咗!扛起地锚,嘿咗嘿咗!战寒冬呀,嘿咗嘿咗!虽然在冰冷的海水中,冻得浑身发抖,但是大家全然不顾,高质高效的完成了井架抢立任务,为油田原油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从最高的140多美元降到最低的20多美元,现在仍在40美元左右徘徊。我们胜利油田从盈利大户变成了亏损企业。低油价下,怎么担起产业报国的责任?怎么才能让十几万石油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掉队?严峻形势面前,油田上下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牢固树立“越是困难越向前”“油价低士气不低”“不靠油价靠作为”等新思维新观念,大胆关停亏损严重的区块和油井,发动全员挖潜增效,既为祖国尽可能多的献出效益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最大限度实现少亏减亏。今年1-7月份,全油田生产原油1408万吨,挖潜增效15.24亿元。当然,这中间也有我的一份努力。

正是有了这些成绩,低油价以来,油田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运行有序,干部员工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油田大局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着胜利人应有的贡献。

“中国梦”五彩斑斓,建设小康重任在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尽管油田现在处于低油价寒冬期,但老一辈石油人面对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立足岗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克时艰!为美好生活加油!再加油!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刘秀明《丹心为民耀党章》

现在,村民穿的漂亮,吃的营养,住的宽敞,家家有汽车,人人有社保,文体活动有场所,超越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详细]
山东宣讲网 2017-12-29

王小玮《红柳花开心向党》

身为党员我深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明白爱的力量,东营正在打造志愿者之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志愿服务党...[详细]
山东宣讲网 2017-12-20

吕晓蓓《人民的名义》

我们尽心尽力实践着对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检察官”,我们共同的责任是“人民的名义”。[详细]
山东宣讲网 2017-12-12

陈义丽《我的修脚路》

今天,我虽不能像他们一样扛枪卫国,但我可以把对他们的敬仰化作实际行动,尽最大的能力,为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详细]
山东宣讲网 2017-11-06

郭永怀事迹宣讲团:让“永怀精神”永怀心间

郭永怀事迹宣讲团成立于2016年7月。宣讲团成员先后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青海原子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郭永怀生...[详细]
新华社 2017-09-12

宋莹莹《绿色发展靠“三宝”》

原山第一宝,叫信念,是一种千难万难,相信党就不难的坚定信念。[详细]
齐鲁网 2017-09-07

王竹青《小小村官爱牛寨》

两年来,我亲眼见证了这位年近花甲、外貌朴实的老支书,团结全村党员群众,迎难而上,拼搏实干,带领全体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小康路。[详细]
齐鲁网 2017-08-28

郭刚堂《走遍天涯 让爱回家》

团圆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为了这个梦,即使有一天我的儿子找到,我也会一直在寻亲的路上,为爱坚守,走遍天涯,让爱回家![详细]
齐鲁网 2017-08-24

李晓晨《基层法官的小康情》

我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大学生渐渐成长为一名乡村法官,从一个仰望天平的敬畏者变成了一名伸张正义的急先锋,从一个手足无措的“司法菜鸟”变成...[详细]
齐鲁网 2017-08-18

王娜《小康路上未了情》

1996年,刘昌文如愿成为崂山区交通局的一名道路建设管理者。二十年里,他参与的一条条路通了,一辆辆公交车来了,人们的幸福日子开始了,刘...[详细]
齐鲁网 2017-08-09

刘泽华《“三把火”点亮小康路》

人总得有点追求,一个人富了只是一片绿,大伙儿都富了才能绿满山。没话说,那就干![详细]
齐鲁网 2017-07-31

杨坤《用爱护航》

我们常说一句话:生活要小康,身体要健康。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的职责就是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群众的小康生活保驾护航,为中国梦的...[详细]
齐鲁网 2017-07-25

赵广胜《小康路上的温馨驿站》

既然你们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车站就是你们温馨的家;既然你们背起了行囊,便只管走向前方,因为我们在与你们共同守望![详细]
齐鲁网 2017-07-17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