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切实解决好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田贵华

2017-10-12 10:37: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重要论断,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当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种种情况。一些人否定为什么人的问题,鼓吹“价值中立”的错误观点;有的人歪曲为什么人的问题,指责提出这个问题是否定“学术自由”;有的置这个核心问题于不顾,肆无忌惮鼓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有的只谈“问题”不问“主义”,扬言所谓“纯粹”研究、“无价值”阐释;有的在重大是非面前,立场不稳;有的自诩为“社会公知”“网络大V”,以博眼球、博出位为荣。凡此种种,都表明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还需要着力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

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恩格斯曾经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5页)在这里,恩格斯所说的科学当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这一论述鲜明地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根本上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毛泽东在论到革命文艺时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这些论断充分说明,“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为什么人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扛在肩上。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自然科学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构成了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工人阶级战胜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它忠实地代表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内在地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属性,任何否定其意识形态性的学说都是靠不住的,根本不存在超越阶级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学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当前,不论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还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都应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是因为:

第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的一切工作和言行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必须成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7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坚持这个根本原则。

第二,“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失去了价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对国家和民族有重大价值的成果,除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发现规律,做出有创新的科学说明,并得到实践检验,没有其他任何途径。

第三,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创造活动中,是最基本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同上)这是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赋予其的一种责任。

三、关键要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解决问题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个总开关。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在社会生活的表面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谁研究,为谁提供成果的一种选择,本质上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也就是为人民研究;反之,坚持非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可能步入个人主义的泥潭,为了功名利禄而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社会科学与世界观密切相关,无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种类繁多的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体现出多样的世界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探求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遵循和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分清研究对象和事实中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的关系,牢牢把握住其中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研究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无产阶级人生观。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认识与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解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问题。其根本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研究,绝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目标。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既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自身的客观规律,又坚持人民根本立场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

四、将为什么人的问题落到实处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立足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无限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同上)因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路大军,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要建立起足够的理论自信,立足中国国情,善于从轰轰烈烈的中国实践中提炼出中国理论,逐步形成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如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立足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逐渐形成的伟大理论创造。

面向人民大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将理论研究与宣传普及教育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我党的历史上,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致力于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始终坚持面向人民大众,受到人们的敬仰。如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系统论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大纲》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产生广泛影响;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其《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如今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面对人民大众应该始终怀抱谦卑之心,树立为人民述学立论的信念,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的利益诉求,解决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思想理论困惑,阐释人民群众身处其中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积极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努力。

履行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同上)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面临复杂环境和诸多诱惑,要不忘初心,遵守学术规范,修身立德为本,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做好学问,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表率。其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牢记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既潜心问道又关注社会。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一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对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大胆建言献策。再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科研院所的学者既是研究人员又是教师,要将学术研究与育人造才相结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好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工作,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作者: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详细]
红旗文稿 2017-10-13

抓好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这对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9-08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新理念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详细]
求是 2017-09-08

着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9-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详细]
求是 2017-09-08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前进方向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不仅做出...[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8-25

在党的强军思想指引下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目标下的强军方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高原新的时代高峰、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顶层设计。[详细]
《求是》 2017-08-25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走好新时期的网上群众路线

随着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基于移动互联、手机短信、博客、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建构生成的信息传播链和行动交往模式,正深刻地改...[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8-25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详细]
《求是》 2017-08-25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式技术...[详细]
《求是》 2017-08-10

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力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7-19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筑牢振兴发展坚强保障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详细]
《求是》 2017-07-19

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中国的资源、劳动、产品甚至是工业化进程都不断地给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输送了强劲的...[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7-19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