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不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路径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云飞

2020-11-16 14:56:11

恩格斯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揭示了人类史和自然史的辩证统一性,将人与自然看作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认为人类盲目对待自然必然会招致自然的报复,打破了西方近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重温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具有一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表明,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以进化论为依据,揭示出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地说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是生命之母,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具有共生关系,命运休戚与共。唯物史观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人类通过实践使自然界为自身服务,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生态。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生态环境灾害,很多时候是自然界对人类盲目破坏行为的报复。当人类合理利用、科学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重视保护,而且要着眼于发展。具体地讲,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说过:“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这一论述表明,人和自然都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这为我们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生产中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当今人类社会同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年代相比,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尤其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思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揭示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集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意蕴,夯实了推进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实践路径。

  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自然辩证法》这部经典著作中,恩格斯从人类文明繁衍兴盛的高度,深入分析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居民为得到耕地而毁灭森林,最终导致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的惨痛教训和深层原因。恩格斯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丰富哲学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历史和现实均表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而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做到发展和保护的辩证统一。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坚决不做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作者 张云飞 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6日 09 版)

[责任编辑:杨凡、王江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以唯物史观引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恩格斯是唯物史观的创立者之一,也是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者和不懈推进者。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深入研究其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进一...[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16

做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三十而立,更立潮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令世界将目光聚焦于上海浦东、聚焦于新时代的开放中国。[详细]
经济日报 2020-11-13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详细]
光明日报 2020-11-13

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49万,这是今年前10个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收到各级领导干部答复网民留言的数量;200万,这是该平台自2006年上线以来累计促成解决民生问...[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13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12

巩固脱贫攻坚要善作善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持续努力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12

为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1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把握“十四五”时期新发展的大逻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详细]
光明日报 2020-11-09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需要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09

着眼战略全局谋划推动工作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意义,把握其从何而来、因何而成,并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着眼这一全局,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06

努力实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打造绝对忠诚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06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06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