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高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 翔

2020-01-08 14:34: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突破思政、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瓶颈,国内高校纷纷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要确保“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必须解决好“供给侧”问题,要在教学实践中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人才培养的供给端进行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的改革,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体系的重构和教师自身品德修养五个层面。

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明确育人目标。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德育和素质的要求。因次,如果每一门专业课程能够明确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智育、德育和素质的教学目标,并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执行,则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便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明确了教学目标,尤其是德育目标的明确,让教师围绕目标而教,学生围绕目标而学,才能使得“课程思政”不流于形式,同时避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要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供给内容很关键。教师要结合课程的德育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与此同时,探索各门课程的专业内容中的育人内涵,可以从专业知识背后的人文故事入手,通过人类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讲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求真向善的追求,引发学生对科学和哲学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些对学生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课程思政”要依托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课程思政”,供给渠道也很重要。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作用及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我国大多数高校课堂仍然存在“单声道”、“一言堂”的现象,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价值引领,靠老师单方面进行灌输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千禧时代”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获取信息能力强、不喜欢听说教,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说教内容很难触及他们的内心。高校教师应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案例教学、研讨教学、项目学习、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情境中学、在做中学、在讨论分析中学,促进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同时增强互联网资源的运用,充分发挥他们采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

“课程思政”要对评价体系进行重构。教育理念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证实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尤其是涉及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等,如何进行合理的评价是“课程思政”教育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首先,评价主体应具备多元化特征,授课教师、同学、辅导员均应参与到评价中来,以期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测。其次,评价应侧重于发展性评价,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是很难通过考试来判断的,由于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应该更注重过程而不应该唯结果,注重描述性评价而非区分性评价。第三,评价结果更主要运用于教师教学的改进和引导学生的发展,而非对学生进行定性判断。当然,价值观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更是一种长期效应,无论是通过问卷调查、主题论述、特定环境下的观察或是心理测试等方法来进行衡量,都难以真正探知“知道什么是对的”和“做对的事”之间的差距。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下,通过对人的行为来进行检测才是最为客观真实的。

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是“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在教育“供给侧”结构中,供给主体是根本,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应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和培养,利用新上岗教师培训、师德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等多种措施,切实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并进而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要优化和提升“课程思政”,高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地明确德育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最为关键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做到有设计、有策略、有意识地实施课程思政,为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提供重要保障。

教育部在2018年6月21日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指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体系正在形成。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聚焦“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落实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需要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贯彻落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好攻坚克难战。 

(作者 陈 翔 系中南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杨凡、王江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提升经济治理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的经济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宏观经济政策在以下方面发...[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1-07

胸怀两个大局 开辟发展新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相互交汇、彼此深刻影响的。研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离不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视野。[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1-03

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1-02

伟大事业在斗争中日益发展

不斗争,就不可能取得今日的发展奇迹;不斗争,就无法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详细]
人民日报 2019-12-30

郑新立: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就要使年度调控措施与长期结构调整目标保持一致。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就要找准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症结所在,...[详细]
人民网 2019-12-25

为世界谋大同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风范担当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详细]
光明日报 2019-12-13

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详细]
经济日报 2019-12-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历程和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借鉴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执政的宝贵经验基础上,经历了新中国70年...[详细]
人民日报 2019-12-02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的五个基本特性

在经济方面,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详细]
经济日报 2019-11-28

创新需要“拉手”而不是“筑墙”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时指出,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就这一“重大命题”,习近平清晰描...[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11-25

多措并举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详细]
光明日报 2019-11-18

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东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并强调要更加重...[详细]
光明日报 2019-11-14

将脱贫攻坚作为主题教育的实践载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详细]
光明日报 2019-11-0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