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继东

2018-01-16 09:20:01

【红船听涛】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他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面临许多新挑战、新考验、新机遇的新时代,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努力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新挑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新挑战。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不畏千难万险埋葬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励着他们高举旗帜去开辟一个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红船精神”的诞生,标志着一群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民族脊梁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进一步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变革、敢于创新,深刻认识到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面对人民在物质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沿着正确道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并经过一代代人接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旗帜,始终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至关重要。新时代的今天,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要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沿着正确道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认识到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善于解决问题,坚决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1941年11月,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1945年,党的七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人民放在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反复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明确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这就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任何时候都应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争做表率

一个政党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党员人数的众多、物质财富的巨大,而是其具有的坚定信仰和伟大精神,对共产党人来说更是如此。“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一直鼓舞、激励着全党,尤其是“红船精神”,更是发挥着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的重要作用。

今天,弘扬“红船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承好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船精神”的实质就是伟大的建党精神,其中蕴含着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我们应永远牢记、大力弘扬的。所有共产党人都应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尤其是始终对党绝对忠诚,争做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表率。

 (作者:朱继东,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弘扬工匠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建设一支重知识、善技能、创新型的产业大军,更能够为...[详细]
光明日报 2021-02-10

用智慧城市建设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

在未来,城市将变得越来越“聪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力推进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公众可以享受更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详细]
光明日报 2021-02-10

数字经济面临的治理挑战及应对

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在数字技术研发、数据开发与应用、数据风险与安全、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布局...[详细]
光明日报 2021-02-09

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2-05

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特色发展

对于地方而言,要立足本地实际,聚焦特色发展,紧盯弱项短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走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详细]
经济日报 2021-02-05

从系统观念看新发展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2-05

内在主动地讲政治

以担当精神讲政治。内在主动地讲政治,必须具有担当精神。实践表明,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个...[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2-03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在我工作的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下村,当地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2-03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千方百计稳定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2-01

脱贫攻坚彰显初心使命

前不久,中共中央发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名单,张小娟的名字位列其中。这位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的青年干部,在完成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2-01

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和道德都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规范体系。法治重在他律,具有强制性、威慑性,可稳定人们的预期,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1-29

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1-2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