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 锐

2017-12-05 09:19:1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要求我们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在选才、引才、育才、留才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产业选才,形成人才“强磁场”。“水积鱼聚,木茂鸟集”。引进集聚人才既不能盲目抢人才,更不能追求数量凑人才。要坚持以产业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围绕本地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在调查摸清人才需求具体领域、数量和层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性,努力实现产业集聚与人才荟萃的良性互动。为此,我们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大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迅猛发展和高新产业集群的形成,为相关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对人才产生了强大吸引力。

以平台引才,搭建人才大舞台。“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吸引人才、集聚人才,打造发展平台是关键。打造发展平台,既是栽下引才聚才的“梧桐树”,也是促进创新创业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们着力进行人才平台建设,围绕转型升级,突出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的创新创业载体,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服务链;依托科技镇长团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支撑平台,努力以一流平台集聚一流人才。以信息谷创新中心为例,它包括创新中心、文化创意园和中关村信息谷创新汇三个物理空间,是一个集研发、商业、交流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仅去年一年,这一创新综合体就汇聚超过1000家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和投资机构,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大舞台。

以项目育才,涵养人才生态圈。项目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项目建设又可以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我们坚持以项目聚人才育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引项目,推动形成项目与人才良性互动、高效融合的良好局面。一方面,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利用各类人才扶持政策主动对接服务园区招商项目,吸引一批高端项目入驻园区,集聚了众多专业化人才和企业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对项目的扶持培育,主动搭建服务平台,吸引近200个海内外高端项目在泉山区创新中心路演,吸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和在校大学生参加,产生了较大集聚效应。

以环境留才,打造人才服务链。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要素。我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对于各类人才,只要想创业政府就鼓励,只要有创新政府就扶持。比如,去年设立“3个1000万”用于创新创业补贴,即1000万元的电子商务发展基金、1000万元的“双+惠民包”专项资金、1000万元的经营场地租金补贴,全力推动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此外,还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服务办法》,从全程协办、子女入学、便捷医疗等多个方面对高层次人才进行精准服务,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杨凡、曹晗]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把握新时代的三重维度

[详细]
学习时报 2017-12-06

光明日报:不断巩固深化八项规定的成果

我们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心态,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经深入人心、逐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行动规范的基础上,我们要乘势...[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2-04

永不僵化的政党永远年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不僵化”。96年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正是因为永不僵化才永远年轻。[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2-01

海右今语|鲁义文章:提倡不打招呼搞调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摸准实情是前提。不打招呼的调研,更能接地气、查真情,科...[详细]
大众日报 2017-12-0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