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以人民为中心”文艺重要论述再认识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作者:

2022-07-15 08:13:07


赵  勇 卞友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重要论述,不仅充分消化、吸收了既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批判、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分析、研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现状和人民群众需求,围绕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的表现对象、文艺的接受对象、文艺工作者的职责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观点做了创新性的阐发。

关键词:文艺创作;人民;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自2014 年10 月15 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出“以人民为中心”文艺重要论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反复重申这一立场和观点。国内文艺理论及创作界也持续对此重要论述的独创性和时代价值进行探究。①这些阐释与探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重要论述的内涵。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仍然很有必要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思考和阐发。


一、“以人民为中心”文艺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立场做了系统概括,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一概括不仅充分消化、吸收了既往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创造性地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评斐·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时,不约而同地认为这部作品的败笔就在于其没有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现主体。正如恩格斯所说:“介绍那时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会提供完全不同的材料使剧本生动起来,会给在前台表演的贵族的国民运动提供一幅十分宝贵的背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这个运动本身显出本来的面目。”后来,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首次明确了文艺服务对象的问题,他在谈到党的文学时说道:“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族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③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很注重文艺的人民性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④,并分别从文艺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两个层面做了深入系统的阐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对“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做出了系统论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他们的观点被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吸收到《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重要论述还总结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关联,散见于历代思想家的论著和流传后世的优秀文艺作品中。在历代思想家的论著中,孔子提出官员应当重视“民、食、丧、祭”,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认为“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董仲舒认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王夫之认为“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等。⑤在流传后世的优秀文艺作品中,有很多“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展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⑥。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关切人民的优秀文化传统,尤其是优秀的文艺创作传统,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不存在矛盾与对立,还存在较强的互补与对话空间。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所主张的人民性立场则为激活中华传统文艺思想的现代价值指明了方向。在承认二者互补与对话关系的同时,我们应认识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也强调“民本”,但由于受自身的阶级地位限制,其所谓的“民本”主要还是指向一种手段和方法,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一些流传后世的优秀文艺作品虽然表现出关切民生疾苦的倾向,但也主要是源于朴素的“人之为人”的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的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根本和目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立场上,深入结合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实际和文艺创作现状,明确提出“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①的主张,实质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自《讲话》明确提出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中国文联十大与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与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在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中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反复重申这一立场,对于文艺工作的论述不断发展完善。这种发展完善既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合理的转化上,也体现在结合新时代历史背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更有效的创新上。


二、“以人民为中心”文艺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一)对文艺社会功能的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概括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时,首先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这主要是从国家文化建设与国民文化素质提升层面对文艺和文艺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在1979 年发表的《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邓小平就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③此后,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国家文化建设方针上突出这一要求。可以说,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艺工作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申这一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以往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延续。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一种超越生理层面的高级需求,是一种内在的、普遍的、时刻相伴的需求;其次,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素养的不断提升,人民对文艺作品种类与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而文艺则是向世界各国传递中国形象的最佳媒介。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对文艺的需求愈来愈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艺发展重心逐渐由文艺生产主导型向文艺消费主导型转移,在充分尊重人民文艺多样性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④,这一要求不仅把满足人民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将其作为文艺工作的落脚点,这意味着人民在国家文艺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文艺生产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虽然文艺生产要以满足人民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为目标,但是文艺生产不能只顾及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了是基于对国内时代背景的考量,还有对国际时代背景的考虑,显示了宽阔的全球视野,提升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高度。《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阐发了当下文艺和文艺工作要考虑世界各国人民需求的原因。他强调,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和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分别从传统和现代两个角度阐发了文艺和文艺工作为什么要把目光投向全世界。从传统角度来讲,“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中国当代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从现代的角度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二)对文艺表现主体的重构

在《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第二个向度是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解释了文艺为什么要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而且还从创作方法的层面解答了文艺如何才能把人民表现为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主要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中国当下的一些文艺创作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迷失了方向,出现了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倾向:一些创作过于热衷表现权贵阶层和精英阶层,把人民群众当作前者的陪衬;一些创作热衷表现个人私生活,有意与人民群众拉开距离。第二,从理论高度来讲,“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如何把人民表现为主体做了系统的阐述,对文艺创作内容、立场和方法提出要求。

就文艺创作立场而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古代的一些作品“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但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指出其在立场方面存在的局限: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艺作品表现出浓厚的人民情怀,但是这种情怀还只是一种道德关怀,没有与“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结合在一起,“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古代的一些优秀文艺作品并没有表现出把人民视为历史主体的倾向,因为古代文人阶层普遍认为历史主要是由王侯将相、英雄和士大夫所书写,人民只是历史的陪衬和被动参与者。与此相对,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地揭示了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主要不是文艺创作题材上的要求,而是文艺创作立场上的要求,让人民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还不足以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当作家的思想和情感都与人民站在一起时,人民才能成为文艺表现的真正主体。在突出强调文艺要从思想和情感上认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古代文艺中民本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充分体现出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革新中国古代优秀文艺传统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要把人民塑造成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仅仅从创作立场上认清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还不够,还要找到恰当的创作方法。“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这样的态度,也要有这样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史上,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在创作立场上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创作方法上的局限使其并没有成功地把人民塑造成文艺表现的主体。这种现象正呼应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批判的一些概念化写作倾向。在讲到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时,毛泽东说道:“缺乏艺术性的

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显然,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创作立场与创作方法统一关系的理解与毛泽东文艺思想一脉相承。

为了将人民塑造成真正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创作方法上强调了如下几点。第一“,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因此,文艺“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第二,文艺不能只表现人民身上平凡的一面,还要善于发掘人民身上不平凡的一面,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人民塑造成典型形象,因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因此“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第三,文艺在表现人民的时候,一定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或时代背景之中,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第四,在强调人民与历史或时代关系的同时,鉴于一些文艺作品过于注重对历史或时代阴暗面的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也要辩证地反映特定历史或时代背景下的人民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第五,文艺在表现人民的时候,不仅要有民族视野,还需具备世界视野,“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当下各国人民面临着一些相同的困境,比如贫富分化、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科技膨胀等,我们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回避这些问题,而是要以人类主义的立场正视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辩证看待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视野”的强调,不仅吸收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念,同时也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思想。

(三)对文艺接受主体的定位

在《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第三个向度是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一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中将人民作为文艺接受主体观点的深化。马克思在《第六届莱恩省议会的辩论》中首次明确了人民在文艺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后来,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首次明确了文艺服务对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为什么人”和“文艺如何服务”两个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阐发。在论述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毛泽东指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在谈到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这个问题时,毛泽东重点论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指出:“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可以看出,把人民作为文艺接受的主体历来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重点关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是对以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的继承和延续。

“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从文艺创作的源头上讲,“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第二,从文艺创作的价值上来讲,“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在于是否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第三,从文学艺术史的层面来讲,古今中外涌现出很多被各个时代人民所欢迎的民间文艺家和文艺作品,这说明人民不仅具备创作文艺作品的能力,同时也具备鉴赏和评价文艺作品的素养;第四,从当下文艺创作现状来看,文艺界出现了一些过度迎合小众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良创作倾向。

“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是根据新时代人民整体文化素养所做的客观历史判断。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的审美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艺作品,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到文艺作品的鉴赏与评价中。在此时代背景下,“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广大文艺创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针对当下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文艺评论家继续按照恩格斯提出的“历史的、美学的”标准鉴赏和评判文艺作品,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按照“人民的、艺术的”原则裁定文艺作品。如果说以往经典文艺作品的评判主要掌握在少数文艺批评家和文艺评价机构的手中,那么新时代就要充分尊重人民鉴赏与评判的权利。

(四)对文艺工作者职责的重申

《讲话》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主要是从文艺工作者角度来讲的,与强调文艺机构的职责有所区别。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历来是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在古代社会,文人对于自身职责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把著书立说当成“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教化工具,有的将其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有的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有的则纯粹为了抒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命运遭际。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文人都没有把为百姓著书立说当作根本职责。即使白居易曾提出过“惟歌生民病”的主张,但他的目标却是“愿得天子知”。

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虽然有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文艺家开始将文艺的职责与民众联系在一起,但主要是把民众当作被启蒙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这种情况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才得到了真正的改善。很多文艺家逐渐认识到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开始把自身的职责与服务人民联系在一起。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综合毛泽东、邓小平等文艺思想的基础上,对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文艺工作者如何为人民服务两个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阐发。他之所以强调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党群关系,要求文艺工作者积极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的方式上,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多种工作方法,巩固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不仅关系到党群关系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家文艺事业甚至整个文化事业的前途命运。文艺事业要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必须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否则会因为失去根基而走向没落。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强调,“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当下一些文艺工作者对文艺创新的理解还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文艺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个人,与人民和社会无关。这一观点显然没有深刻领会文艺工作者与人民之间的源流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在对文艺创作源头的认识上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都来源于人民,充分明确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中的文艺工作者是建立在社会关系总和基础上的个体,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与民族文化背景之下,无论是在文艺创造的取材上,还是在创作方法的革新上,都脱离不开这个时代的人民对其产生的影响。既然文艺的一切创新都来自人民,那么文艺工作者就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所应当的职责。

第三,从根本上来讲,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文艺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思考其他工作的出发点。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重要论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对此观点的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用“天职”形容文艺工作者职责,就是为了突出这一职责的历史必然性。

在阐明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阐述了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除了前面讲到的文艺创作上的几点要求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自身:首先,文艺工作者不应该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 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理解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第三,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文品与人品的统一,从杨雄提出的“心画心声”说,到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再到徐增的“见其诗如见其人”,都阐明了作家人格对文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指出,文艺工作者的人格不仅会影响作品的品质,还会影响作品的社会效果,“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正是出于对文艺工作者人格与作品社会效果之间关系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三、对“以人民为中心”文艺重要论述的整体认识


总的来说,文艺工作者要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从创作立场、创作方法、创作成效、人格修养、理论素养和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做出全面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重要论述,不仅充分消化吸收了既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继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研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背景下的文艺和人民的现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观点做了创新性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针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立场上对当下中国文艺所做的历史性思考,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深刻阐明了文艺与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迫切性和历史必然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重要论述不仅涉及文艺表现对象和文艺接受对象的问题,还涉及文艺工作者、文艺管理部门与相关工作机构的职责问题。这些问题既存在相互交叉的一面,也存在彼此独立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对以上问题的解答都是建立在两个根本原则的基础上:一是“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二是“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我们不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重要论述单纯理解为是针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还必须看到广大人民积极参与的必要性,看到文艺管理部门与相关工作机构认真履职的必要性。文艺工作者在表现人民时,不能仅仅充当人民的被动代理人,而是同样具有反思和评判人民的权利,因为文艺工作者也是人民的一员,也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在阅读和接受具体文艺作品时,其鉴赏和评判也未必都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他们也是历史的剧中人,也需要反思与批判自身。文艺管理部门与相关工作机构在服务文艺工作者和人民时,要充分尊重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不能以硬性的指标去要求和束缚文艺工作者,也不能以单一的方式去服务人民群众。总之,只有在文艺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文艺管理部门与相关工作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念才能最终实现。



作者简介:赵勇,临沂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卞友江,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文系山东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重要讲话的语言艺术研究——基于美学的视角”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网络文艺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