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郝春燕:追梦人群像与国家形象

来源:齐鲁网

作者:郝春燕

2017-09-28 15:44:09

timg (3)

2014年热播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中脱颖而出,给人真实、感人、唯美的体验,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围绕着三农问题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剖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境,寻找到发展之途,塑造了一批有理想、有工作热情、热爱生活的国家建设者形象,他们勇敢追逐梦想,带动乡村致富,促进城乡对话,展现了领导者的时代新风貌、国家人才的实干奉献精神,以及民众坚守美德的淳朴心灵。其以乡村生存场景为中心,辐射城市,探讨了中国发展过程中人们面临的物质和精神的矛盾,以及两者和谐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揭示了“中国梦”的现实内涵,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其弘扬了我国文艺界农村题材艺术作品中对淳朴民情的歌颂和赞美传统;另一方面,风格幽默清新,深刻真挚,扭转了当代电视剧中的东北农村喜剧潮中乡村人物形象落后、滑稽、怪诞等非常态类型化特征。剧情有偶然、有跌宕,对剧中人物有讽刺、有批判,但又有尺度,真实感人。

一、实干兴邦的追梦人

习近平在“中国梦”中谈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也正是《马向阳下乡记》打动人心,真挚动人之处。《马向阳下乡记》扭转了国内一度出现的农村银屏形象丑化的情况,选用内地人气明星吴秀波饰演大槐树村第一书记马向阳,剧中男女演员不乏靓丽、帅气、知性、可爱者,大都充满朝气,可以说有青春偶像剧的亮点。同时,《马向阳下乡记》的帅哥、靓女又显得真实、质朴,人物形象有深度。在主人公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追梦人”的理想光辉,他们有梦想,有追求。他们或者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扎根农村,以实干的行动带动乡村致富,沟通城乡人们的梦想。例如马向阳,本来可以以照顾老舅为理由推脱下乡的“苦差”,继续做他的商业局市场科科长,可是他却基于改变村民生活现状,解决民生,不再让人民失望的梦想,坚持一线工作,做出个人生活的牺牲。周冰作为高级人才,知识分子,本来可以享受院长的优待,出国留学,可是她选择留守大槐树村做技术顾问,坚持培养富硒“青玉三号”,期望为乡村带来生路。齐槐和刘玉龙放弃了农村青年到城市打工的常路,坚持回家发展农业,也是基于对村庄的热爱,不放弃、不抛弃,还要吸引城里人来的理想。这些心怀梦想的青年人的相爱也是建立在共同的人生理想之上,他们的理想则是实实在在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因而影片中的大爱是对人民的爱,对乡村的爱,对祖国的爱。

为了解决大槐树村村民的困难,马向阳走的是实干的路线,他考察大槐树村生存环境后得出必须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发展乡村企业,带动村民走致富之路的结论。此后,创业的过程困难重重,但他都一一克服,最后收获了致富的果实,乡村食品加工业发展很好、乡村旅游业开展起来、富硒大棚菜也发展起来,产业之间还相互促进,形成了产业链,人民致富了,生存问题得到改善,生活稳定,各种生活矛盾也解决了。

周冰也是个实干家,她受过高等教育,受领导重视和关爱,但她愿意放弃舒适的生活根植农村,解决农村的现实问题,用自己的农业技术解决农村的贫困,她也取得了成功。她培养的优良品种“青育三号”在贫困的大槐树村找到了最佳的土壤,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农民的挚爱之情也成就了其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可以说马向阳与周冰都是追梦的人,他们的梦想根植于农村人的生存,他们的梦想是通过实干来实现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马向阳为代表的追梦人的梦想也是基于人类理想生存的梦想,他们在乡村发展的产业都是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文化、有生态、有科技,这三者和谐统一,与过去那种以科技牺牲生态,以经济利益牺牲资源再生产有本质区别,与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诺瓦利斯曾谈到“世界必须浪漫化。”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浪漫主义情怀,有梦想的人生是诗化的人生,当梦想扎根生活,理想照亮了生活。

二、沟通城乡的领导者

党的领导干部如何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条重要措施。2011年以来很多城市都掀起了干部下乡的活动,但是往往沦为形式和走秀,从而引发了村民不信任干部,干部无法展开工作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在《马向阳下乡记》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马向阳刚上任的时候,大家都抱着第一书记一年就走的态度,不相信他,糊弄他,甚至以此劝说他就范,但是马向阳却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真正地沉下来,真诚地热爱他的乡村、他的村民。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城乡差别继续扩大”他探索的致富之路首先是先解决沟通城乡的道路,在有限的时间里解决一个现实问题,道路沟通了城市和乡村,也就沟通了文化,沟通了文明,沟通了经济,带动乡村发展起来。将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来,解决了乡村人口流失的问题。对很多农村而言,道路是当前经济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梦想是“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他立下的军令状是,带动村民致富,发展健全的基层党组织,推动农村民主化管理。在招商引资失败后,齐槐唱民歌的录像经传媒传播引起了城市人的兴趣,在道路畅通的前提下,城里人开始被吸引过来,马向阳充分发挥了大槐树的文化产业潜力,利用民间文化发展了食品、旅游一条龙产业,当年为革命战士送煎饼的老祖奶成了大槐树村文化产业的招牌,来的人都要吃煎饼、抱大槐树,图个双圆满。马向阳以修路为契机,一方面加强了城市干部对农村现实问题的了解;另一方面真正为农村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发展经济的支撑力。

剧中还以周冰与马向阳为修路还是建大棚意见不同发生矛盾的事件为线索,勾勒了农村致富的另一条道路——技术致富。村干部守财曾总结说,“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出路”。针对这个问题,导演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塑造了周冰这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她是领导下乡配备的技术顾问,技术则是农村致富的另一条有效途径,科技能带动农业发展,她通过土壤检测,发现大槐树是富硒地,也是其科研项目青育三号的最佳土壤。最终,马向阳接受了周冰的建议,共同合作,实现了干部下乡,沟通城乡,发展经济,解决了农村人的生存困境。作为下乡干部,马向阳除了运用智慧寻找发展乡村经济以带动城乡对话,还以他的真诚和热情感动了他的同事、领导,让城里的干部主动走进乡村,支持乡村发展,解决乡村问题。电视剧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能够从多维度创造并落实城乡对话的领导者形象,也揭示了当代社会领导干部的脚踏实地、有智慧、融入人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风貌。

三、守护心灵净土的民众

此剧的人文亮点还在于其塑造了一批守护家园的乡村人形象。影片以大槐树村为个案进行了剖析,以物质利益与心灵操守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几次矛盾斗争和大槐树村村民的抉择塑造了一批质朴感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他们渴望脱贫,却能抵制物质诱惑,坚守大槐树村的心灵家园,他们有自私自利的层面,却最终能够以大局为重,舍弃小我。电视剧中特别打动人心的就是剧中人物的心灵内部的斗争和成长,在探讨农村如何发展问题时,此剧注重挖掘乡村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肯定经济发展中坚守心灵净土的意义。整部剧作洋溢着一股暖意,农村虽然贫穷,民风却淳朴。城市经济发达,也不乏善良和友爱。剧中人物何尝没有私心,但最终都战胜了自己的物质欲望,守护美德、守护念想、守护心灵深处的梦想。

剧中推动波澜的主要人物是二叔,二叔的私心引出了村里人心的矛盾,一是二叔为了吉利占了寡妇的二亩地;二是二叔要与马向阳这个拆他台的外来领导斗法,引发了大槐树被卖等一系列事件。二叔霸占寡妇的地不是贪便宜,是为了风水的吉利,二叔寸步不让,甚至不惜合伙设局欺骗马向阳,背下昧良心的骂名,为了儿孙的幸福他还是坚持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可是他最终被马向阳感动,私心让步良心。如果说占地、还地还只是个人内心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卖大槐树事件则是对全村人灵魂的拷问,经历了土地流转被骗,长年经济落后的日子,村里人特比渴望致富,也特别需要钱,在二千元的诱惑面前,村里很多人动摇了,可是那树是祖辈留下的传统,是村里人心中的信念,它是大家幸福生活信念的外化,是这个村的核心。人们因为贫穷无可奈何地牺牲大槐树,也是牺牲自己生存的信仰。寡妇的话代表这村人的心声,“人总得有个念想”,丈夫虽然死了,但她嫁进大槐树村第二天就和丈夫去抱了大槐树,这棵树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见证了村里几代人的爱情。大槐树还是老人日常休闲娱乐的聚集地。这个场所在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大槐树在村里每个人都心里都是个念想,关系到对祖辈的怀念、关系到家庭幸福生活的憧憬、它是人们的心灵安慰和凝聚力。如果人们为经济利益抛弃了大槐树,那么代价就是传统美德、心灵净土的损失。影片对此进行了深刻地探讨,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人们进行了艰难的选择。最终在第一书记马向阳的努力下,人们选择了心灵,选择了道德,而这正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真正前提。马向阳的内心经历了斗争,从抵触大槐树村村支书到真正热爱这片土地,从极其偶然被派出当村支书的尴尬最终转变成放弃城市生活,甚至牺牲了照顾老舅的时间,并且得到老舅的大力支持,他认真思考致富救民的道路,对村民也推心置腹,投入真挚的情感,为了筹备资金,为了保障村民的利益,他自己掏腰包、从商业局化缘、甚至不惜卖房产,倾其所有,并将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不惜冒生命危险救人,最终打动了村里的钉子户,开辟了文化产业,带动了村民走向和谐、富裕。周冰和马向阳也经历了误解的矛盾和心心相印,因为情系村民生计,他们在追寻共同的理想目标中开始相互理解,内心越走越近,收获了爱的果实。剧作具有审美与启蒙的和谐统一性。其关注民生,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路途中的重要问题,那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协同发展。我们要发展经济,但也要坚守心灵。

总体说来,电视剧根植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关照气息,同时又具有乐观主义理想精神,风格温情真挚、轻松自然。影片的主题歌是《追梦的人》,这首歌可以说正是此电视剧整体特征的缩影:关照了“梦想”,阐释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人们追求理想的美丽情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马向阳下乡记》正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把握了时代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内部力量,书写了人民创建美好家园的梦想和追求。

(作者为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凡、曹晗]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使之更加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更加有...[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4-12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应对农村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选择。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为农村一二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出了强烈信号的同...[详细]
齐鲁网 2018-04-08

努力创造新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详细]
齐鲁网 2018-04-04

孔繁轲: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3-26

【理论研讨】战略领导力与《周易》

“战略领导力”是近年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沿概念。国内外学者正在探索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详细]
齐鲁网 2018-03-05

王晓娟: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舆论氛围

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滨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详细]
齐鲁网 2018-02-28

唐洲雁:笃志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详细]
齐鲁网 2018-01-29
温德成:发挥品牌大省优势,推动山东质量效益提升

温德成:发挥品牌大省优势,推动山东质量效益提升

首先要发挥优势强势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高端化品牌提升山东的形象,提升山东的质量效益。[详细]
齐鲁网 2018-01-29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1月25日,龚正省长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详细]
齐鲁网 2018-01-27
肖纯柏山东解读“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肖纯柏山东解读“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壮大的精神动力...[详细]
齐鲁网 2018-01-05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