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生态治理成效在疫情大考中凸显

来源:求是网

作者:

2020-05-09 09:54:05

编者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稳步走向“双胜利”,彰显“中国之治”生动实践和显著优势。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央网信办与求是杂志社共同组织“中国稳健前行”网上理论传播专栏,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系列理论文章,在求是网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生态治理体系的极端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安全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样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得到了印证。同时,疫情大考更加坚定了绿色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证明了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安全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样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治理江河湖海,大力度解决城乡居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发起“厕所革命”,等等。这些生态治理成效,为有效化解今年疫情暴发带来的环境问题,阻遏疫情蔓延恶化,发挥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疫情大考凸显了高效的环境应急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感染性医疗废物快速增长,武汉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增速甚至高达50%以上。医废处置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复杂性、特殊性,作为消灭感染的最后一道关口,如管理、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感染、病菌扩散转移等严重后果。

针对医疗废物暴增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部及时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印发了做好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医疗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监管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文件。同时,1月20日以来,每天调度全国各地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和处置情况。疫情重点地区武汉市,高峰时期医疗废物是平日的5倍以上。面对这样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部迅速派出了工作组到抗疫一线,和省、市、区三级环保部门四级联动,紧盯医疗废物处理进展。针对武汉缺乏专业处理人员、缺乏处理设施和装备的问题,紧急从全国13个省调来医疗应急处置专业人员140人,筹集日处置能力近80吨的39台移动式处置设备,22台垃圾转运车以及口罩、防护服等一大批抗疫物资支援武汉。同时,紧急协调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立即建设处置能力为每日30吨的武汉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多措并举,武汉市医废处置能力从疫情前的50吨/天提高到了280.1吨/天,全国医疗废物日处置能力相比疫情前增加了1220.0吨/天。

虽然经过不懈努力,医疗废物处置实现了“日产日清”,但也存在短板。全国医疗废物的处置能力的增加主要是来自移动设备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协同处置。其间,垃圾焚烧设施也曾用来协同处置医疗废物,这种处置方式在应急状态下可以,但从长远看,必须要建设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强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在2020年底前,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到2022年6月底前,实现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相信通过这次疫情大考,我国的医废处置体系和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疫情大考凸显了强有力的环境监测能力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水源地的安全关系到百姓健康,关系到国家安定。疫情发生以来,确保各类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受病毒污染至关重要。生态环境部用两天时间出台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疫情防控期间,在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时加密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查明原因、控制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立即响应,迅速组建疫情防控监测工作组,成立应急监测突击队,加密监测频次,增加监测指标,针对某些地方网络上流传的水质问题言论,用“真、准、全”的监测数据打消公众疑虑,守护一方净水。

事实上,我国从20世纪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工作,但由于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主要在地方,各地区监测数据指标不一致,技术力量参差不齐,使得数据的科学性、权威性难以保证,尤其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流域、跨区域等环境问题的监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创新。包括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等一批重要改革举措;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将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至中央;初步建成了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国家层面形成了由1400余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700余个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和1800余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500余个海洋环境监测点位、近8万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构成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由国家级监测机构统一组织开展监测和运维,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举措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大的环境监测能力在疫情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

疫情大考凸显了保障生物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将生物安全纳入到国家安全体系,是关系人民健康、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一个国家如果出现生物安全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民众健康、经济运行、社会秩序、国家安全和政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在如今高流动性社会背景下,病原体跨物种感染、跨地域传播,造成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近十几年来,全球先后遭遇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登革热疫情、2009年H1N1流感疫情、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等,给世界各国民众健康和经济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遗传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不断加剧。据统计,我国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都遭受了外来生物入侵,已确认的就有544种外来入侵生物,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此外,生物武器研发屡禁不止,生物战的威胁依然存在。2001年美国的炭疽事件,因涉嫌生物恐怖袭击,虽然只有22例患者、5例死亡,但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就达3万多人,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这些事实一再证明,生物安全的篱笆不扎好,造成生物安全风险的“黑天鹅”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袭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保障生物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生物安全涉及众多领域,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相互支持、协同合作、全面配合。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即“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是我们党对国家安全认识的革命性提升。将生物安全纳入到国家安全领域,使国家安全总体布局的内涵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全面,有助于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事实上,为保障生物安全、维护生态系统,这些年我国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在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先后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一系列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2019年10月,专门法律《生物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生物安全基础理论、生物威胁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科技支撑等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例如,生物安全战略领域人才缺乏,理论指导作用不突出;法规制度和组织协调体系不够完善,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存在体制机制漏洞;公众对关系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生物安全问题认知不足,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的意识淡薄,等等。补短板、强弱项对于筑牢生物安全的“防火墙”至关重要。

疫情大考坚定了绿色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疫情冲击后的中国要怎样发展?2020年3月,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走访了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他在考察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4月的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正如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所说:“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让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方式。

理念成为现实,要有制度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修订环境保护法,从总体目标、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已经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体制中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等基础性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接下来,就是要将成熟的经验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补短板、强弱项,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要我们严格制度执行、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作者:梁佩韵)

图集  

[责任编辑:杨凡、戴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抗疫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培育和发展出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更是无穷的。在当前应对新冠肺...[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5-08

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将发展理念、实践要求、价值目标紧密结合...[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5-08

以更大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

必须合理加大调控的力度,抓“六保”、促“六稳”,加快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牢牢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要求[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5-06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当前疫情防控这个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重大考验,关键时刻能不能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能不能豁得出来,正是...[详细]
《红旗文稿》 2020-05-03

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详细]
人民网 2020-05-03

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做好青年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党的青年工作在党的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为青年一代健康成...[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4-30

克服疫情影响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难走的路是爬坡路,脱贫攻坚越往后越难,再加上遭遇疫情,脱...[详细]
人民网-理论频道 2020-04-30

将爱国主义转化为务实行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我们党自诞生...[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4-3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