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负责任、勇担当,切实践行中国的“文明宣言”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耀申

2019-06-11 10:07:06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与辽阔疆域上鬼斧神工、雄奇壮美的大自然交相辉映,凝结了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些宝贵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集体记忆,是我们万众结同心、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一场场炫目多彩、彰显文明底色和中国精神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显著成果,加深了广大公众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殊重要价值的体验认知。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方工作时起,习近平同志就对正定古城、福州老城文保单位、武夷山、三明万寿岩、杭州西湖等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真情付出,或高瞻远瞩、整体谋划,或身体力行、研究部署,阐明了正确理念,倾注了心血智慧,推动了落地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站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就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深入学习领会这些论述指示,将引领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重要性,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物

我国素以历史悠久灿烂、文化遗产丰厚著称于世,自古就有对文物遗存珍视敬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段温情、质朴的话语,向我们直观、生动地揭示了文物不可再生、保护刻不容缓的基本规律。

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唯物主义立场和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而不能复生。文物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和实物存在,其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精神文化价值,皆内化、外化于文物本体,若文物本体在人力或自然力作用下毁坏、灭失,则犹如人的生命消亡而不可再生,任何复制、复建都无法替代其本体原件在精神文化生命层面的固有属性。从这一认识出发,将有利于我们准确揭示和把握文物工作的基本规律。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文物的珍稀性、可传承性使文物工作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作用于未来的长远性,正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将文物视作有灵性的生命,确保其正常地“呼吸”,安稳地“延年益寿”,是文物工作永恒的铁律。

在现实工作中,如果我们不尊重文物的生命价值,不把握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就会导致各种急功近利、为所欲为的短期行为,既不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实际好处,还会妨碍文物生命的延续。我们一定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文物,像拯救生命一样抢救文物,让文物健康地“活”下去、精彩地“活”起来。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如何更好发挥文物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思考,提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他在多地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察中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论述指示,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组织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面向公众开设文化遗产公开课,提升博物馆免费开放、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和公共服务水平,陆续推出《记住乡愁》《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深受广大公众和青少年追捧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大众传播品牌,让人们在一件件国之瑰宝中触摸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生命韵律与脉搏跳动,于一场场节目活动中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勃勃生机。

文物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不断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创新传播传承方式,激活文物资源的生命力,在坚持科学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让文物蕴含的价值融入人们生活,通过参观博物馆、文物旅游、民间文物收藏等方式,提供更加丰硕的文化产品和更加高效的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推动文物工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发挥作用。

保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让人们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

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外交活动和国际国内场合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论述、指示批示,既高屋建瓴,又“平语”近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蕴含着“东方智慧”、彰显着“中国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发展壮大之源,亦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之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些精辟论断,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中华文明沃土的丰厚滋养,向世界彰显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全球繁荣发展愿景的重要价值。

这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正在致力于本民族伟大复兴,并对人类世界和平发展积极贡献智慧方略的负责任大国最高领导人所秉持的文明观,已被国际舆论广泛赞誉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宣言”。

纵观人类文明进程和各国发展历史,每方水土上的每一族群,尽管不乏邂逅中的碰撞甚至纷争,但之所以能够历尽千百年沧桑巨变,仍可世代赓续、繁衍生息在同一蓝天下,并得以彼此睦邻和谐、共存共荣,究其成因,则往往离不开不同语言肤色、不同文化基因的人们对人类文明进步、相向携手、共同繁荣等核心价值的普遍追求、永续传承,离不开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同处一个世界。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交集发展的人类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接踵而至,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加速深刻变化。从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秉持天下大同、安宁祥和的情怀,协力构建同心同德、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共识和行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展进步的重要论断,深刻领会其所阐发的思想精髓,将激励我国文化文物工作者不断深化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的实践探索,更加扎实地开展国际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致力于促进国与国的文明对话、民与民的息息相通,为加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构建全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明天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李耀申,系中国文物报社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保持政治本色,清正廉洁作表率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也是为官从政必须...[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6-11

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要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慈善性关怀、悟道性启迪、积善行德式践行等方面进行倡导,将自觉行善作为对个体生命的关切积极加以...[详细]
光明日报 2019-06-10

把握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特质内涵

深刻理解这个新的重要论断,准确把握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特质内涵,需要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找准关键词进行具体分析,...[详细]
经济日报 2019-06-10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详细]
光明日报 2019-06-10

以真抓实干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克服形式主义,着力破除改革阻力,才能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改革业绩。[详细]
光明日报 2019-06-10

坚守人民立场,为民服务解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总会深入基层、慰问群众、了解民生。贴心交心亲民、念兹在兹忧民,彰显共产党人最深厚的人民情怀、最纯粹的赤...[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6-10

展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独特魅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国际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从翻译引介西方理论到运用既有理论解释现实,再到立足中国实践创...[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6-10

着力补齐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

只有真正瞄准短板弱项,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重点问题,坚决攻克最后堡垒,才能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棒,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详细]
《红旗文稿》 2019-06-09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实践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两个...[详细]
人民论坛 2019-06-09

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三个坚持”既阐释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主张,又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详细]
经济日报 2019-06-09

基于思想体系把握“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

只有全面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厘清存在其间的各要素或范畴的基本关系。[详细]
人民论坛 2019-06-09

携手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日,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全会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的致辞,为当今世界应对重重挑战、实现永续发展提出中国方案,为全...[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6-09

充分认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详细]
光明日报 2019-06-0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