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蓝波涛 王新刚

2019-05-27 09:1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论断科学概括了改革开放精神的形成规律及其价值定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作为时代精神最新表现的改革开放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改革开放精神是由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所铸就的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觉醒,它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40年中,我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彻底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迈出了走向“强起来”的坚实步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伟大实践中,都体现出了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的巨大勇气和魄力,逐步形成、巩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共同拥有的精神特质,如披荆斩棘的革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直面难题的担当精神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改革开放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精神支撑。

伟大的实践铸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培育、塑造和提炼改革开放精神。只有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伟大旗帜,才能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增强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改革开放精神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极大丰富

改革开放精神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极大丰富,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断,明确指出了改革开放精神在中国精神谱系中的定位,客观评价了改革开放精神对当代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精神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和发展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积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引领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任何时代精神,都是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因此,改革开放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最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精神,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推动着中国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过程,中国人民用聪明才智、辛勤汗水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56个民族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还丰富和发展了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的梦想精神,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体现了中国人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当今,中国人民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系列时代楷模和榜样群体都生动地展示了当代中国特有的精神风貌,如小岗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劳模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从历史维度看,改革开放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区别于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精神标识;从空间维度看,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人民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全部实践,体现在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有突破常规、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观念,有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使命感,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更有“敢啃硬骨头”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劲。只有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才能保持高昂斗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作者:蓝波涛、王新刚,分别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朱锋:“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朱锋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详细]
光明网 2023-10-17

专访赵磊:“一带一路”是观察中国的放大镜与显微镜

编者按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近日举行。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详细]
光明网 2023-10-12

【理响中国】高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实践之要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师资是...[详细]
人民网 2023-10-12

专访于洪君:“一带一路”是史无前例的公共产品,引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编者按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近日举行。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详细]
光明网 2023-10-09

【理响中国】以创新精神开创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 郑功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全面提速、走向共同富裕的步伐在明显加快,这一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需要发展好慈善事业,以充分发挥第三次分...[详细]
光明网 2023-09-21

【理响中国】不断开创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日新月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在更广范围、...[详细]
人民网 2023-09-18
【理论圆桌会】深刻认识建设网络强国的意义

【理论圆桌会】深刻认识建设网络强国的意义

本期主题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刻认识建设网络强国...[详细]
人民网 2023-09-13

【理响中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笔者认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中...[详细]
人民网 2023-09-11
【理论圆桌会】拓展文化经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理论圆桌会】拓展文化经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本期主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文化与经济之...[详细]
人民网 2023-09-04

【理响中国】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民性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详细]
人民网 2023-09-01

【理论圆桌会】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

本期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详细]
人民网 2023-08-28

【理响中国】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协力推动就业创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近期,在北京召开的平...[详细]
人民网 2023-08-21

【时代青音】韩震:如何正确运用大历史观把握时代大势

在当前纷繁复杂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深邃哲学意蕴,保持历史清醒、强化历史自觉、增强...[详细]
光明网 2023-08-0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