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兴则国家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改革成果述评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2018-11-01 09:57:11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改革观察】

今天,他们是风华一代。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10月12日清晨,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北京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二年级的320名学生举行入队仪式。他们双手接过红领巾,接过一份传承、一份担当。

同样是清晨,学校主楼门前,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五星红旗。守卫国旗,对莘莘学子而言,是信仰、是习惯。

响亮的誓言、铿锵的步伐,激荡着时代回响: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而今,目标更加清晰: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方案,擎起未来发展中潜在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重大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近些年来,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加快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国已有29.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4%。

——实施城乡统一“两免一补”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95亿元,支持实施“国培计划”,共培训各级各类教师逾千万人次。

——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统筹实施,工程、医学、农林、法学等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分类推出,覆盖600余所高校,数十万学生。

中西部教育,承担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教育快速发展,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跨越中,“人”的价值日益彰显: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更好、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这也是来自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观感受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渐在政府“供给”机会的基础上,转向实现个体“需求”的满足,逐渐建立适合于每个个体的教育与学习体系,让每个人都能迸发出生命内在的激情,汇成中华民族磅礴的发展动力。

中国特色,滋养新长征路上的时代新人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诠释对中国教育的理解认识。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要求,展现中国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中国特色,‘特’就特在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特’就特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特’就特在中华优秀文化和教育传统。”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表示,中国教育的质量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展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育质量。

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2017年9月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始统一使用。三科教材将为学生成长打下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引领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眺望远方,根植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构建育人体系,课堂呈现出从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向立体化育人的转变。“‘木铎思享’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林文铠说,“木铎思享”微信平台为应对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学习特点,专门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模式,丰富了课程形式,深化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人生的钟摆还在嘀嗒嘀嗒地响着,怀揣梦想的蓝图走在路上。”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激发青年一代的自豪感、幸福感,使他们的自信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想信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学子的青春之路更加踏实、稳健,理想信念越发坚定。

中国自信,跨越征途驶向“并行者”“领跑者”

跟随、并行、局部赶超、未来领跑……看似波澜不惊,但每一个词语背后都是一段跋涉、一次飞跃。

开放的时代,中国教育更需要自信,要有勇气和能力把中国教育的成功范例、有效经验传播出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提高中国教育的参与度,扩大中国教育的影响力。

上海先后参加OECD组织的PISA测试,中国教育给世界留下深刻烙印;多种途径致力于解决老少边穷连片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创造了中国经验;在国际教育规则、标准与评价方案制定中,更多的中国声音出现,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目标在前方:到2050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教育发展亦将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真正实现由“跟随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转变。

有成绩,更有难题。教育依然行进在路上,征途漫漫。补短板,守底线,调结构,努力推动质量提升,改变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之处、教育发展现状与教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之处,着力教育自身现代化水平提高。

“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的“冲锋号”;在教育信息化推动下,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支持教师精准化教学,实现学校精细化服务;高考改革日益推进,考核科目、录取方式多样化,引导人们从简单的分数竞争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思考,适应未来发展变化;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扎根中国大地,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根植现实,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培养各类人才,这是中国教育的方向,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改变着中国,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腾飞的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坚持稳中求进 狠抓改革落实

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新旧动能的加快转换,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场...[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01

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0-31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

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这给我们以极其重要的启示。对共产党人的学习和实践来说,“常学常新”是一个永恒要求...[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0-31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济改革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0-31

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号召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鼓励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为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0-31

弘扬“红船精神” 矢志开拓进取

面对新征程新挑战,中国号巨轮能不能乘风破浪、继续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关键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不忘初心,...[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0-30

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明确提出的这一新论断新要求,对于我们更充分、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进改革开放,...[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0-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详细]
《红旗文稿》 2018-10-2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实质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制...[详细]
《红旗文稿》 2018-10-27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新时代,如何加强宗旨意识,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大使命和考验。[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0-26

人民要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

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发挥社...[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0-26

将人民民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由于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蕴...[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0-26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 更要有新作为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十九大后开局的这一年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丰富而精彩,贯穿于其中的三个...[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0-2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