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原文 悟原理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作者:卡·马克思

2018-08-03 17:11:08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恩格斯1888年发表的稿本)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对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以变革。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备注:

卡·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

弗·恩格斯于1888年作为他的“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单行本的附录第一次发表

按照已根据卡·马克思的手稿校订过的1888年的版本刊印

原文是德文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6页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8-03

红色基因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极端重要性,透彻把握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更加自觉地把革命前辈用鲜血和...[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8-03

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从“大包干精神”到“小岗精神”

从“大包干精神”到“小岗精神”,从“老三敢”到“新三敢”,呈现出的是思想的光辉,体现出的是时代的进步,彰显出的是精神的升华。[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8-03

新时代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三重意涵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优化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8-03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新时代领导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对于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8-03

黄坤明:高扬新时代党的理论旗帜 发挥好中央党刊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新风貌新作为开创《求是》杂志发展的新局面。[详细]
《求是》 2018-08-02

省委书记刘家义《求是》刊文:王传喜先进事迹的时代价值及示范作用

王传喜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农村广阔天地用忠诚和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精彩答卷,用实际行动和富一方群众的业绩回答了党员干部应该在奋斗...[详细]
《求是》 2018-08-02

新型智库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力量

智库应提高传播能力,多在国际重要媒体开设专栏,通过网络新闻、电视采访、纸媒、移动客户端等渠道推送重要研究成果、智库专家观点和重大活...[详细]
齐鲁网 2018-08-02

为干部干事创业“保驾护航”

《意见》的制定实施,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8-02

弘扬“红船精神” 推进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红船精神”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时就具有的...[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法治保障的时代内涵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的提出,一方面表明当代中国的人权事业与法治事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也表明人权法治化建设...[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8-02

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生态文化

中华民族在悠远文明历程中逐渐凝练出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大生态观、大生命观,参天地赞化育的生生意识和“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是中华民族...[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8-02

干事创业须久久为功——随山东团学习考察苏浙粤的思考(下)

我们坚信,只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就一定能为山东发展赢得一个更好的明天。[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8-0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