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为什么我们最有理由自信

来源:求是

作者:王刘生

2017-12-16 09:09:12

核心要点:

■ “自信”作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词汇,生动地体现在国人的脸上,深刻地烙印在国人的心中。与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我们现在的自信更加坚定、更加从容,这样的自信,源于国家的发展进步赢得举世瞩目,源于国家的光明前景必将灿烂辉煌。

■ 我们自信的神气从公认成就而来,中国正在由大国跃升为强国,呈现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改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 我们自信的豪气从中外比较而来,现在,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 我们自信的底气从人心向背而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确保人民群众能够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有更多获得感。

■ 我们自信的朝气从奋斗目标而来。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每一位中国人都在抖擞精气神、激发潜能量,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万丈的豪情、冲天的干劲,意气风发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只要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砥砺奋进勇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将不断铸造新的辉煌。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在新当选的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诗用以言志,既吟咏了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香的品格,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人们看到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气度,一个走过近百年的政党面对未来的胸襟。

自信是一个民族的挺直之脊,一个国家的前行之炬,一个政党的闪耀之光。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陶醉的自封,也不是自以为是的自大,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并得到他人的认可。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自信”作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词汇,生动地体现在国人的脸上,深刻地烙印在国人的心中。与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我们现在的自信更加坚定、更加从容,这样的自信,源于国家的发展进步赢得举世瞩目,源于国家的光明前景必将灿烂辉煌。

我们自信的神气,从公认成就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经济低迷、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形下,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达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全面推进,中国正在由大国跃升为强国,呈现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改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说明:我们的道路走对了,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的制度是合理的,我们的文化是值得为之骄傲的。

我们自信的豪气,从中外比较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有比较才有鉴别。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各国发展不平衡加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发展、人心凝聚、社会和谐、大局稳定,在世界乱局中保持了中国之治。现在,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任何一个明眼的人、公道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看到我国制度的优势。当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在“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形成自己的理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确立自己的制度,在“文明的冲突”中坚守自己的文化……“厉害了,我的国!”满满的自信通过短短的6个字让亿万人的心灵同频共振。

我们自信的底气,从人心向背而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确保人民群众能够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有更多获得感。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有稳定的工作,有好的收入。为了保就业,党中央狠抓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扶持和培育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不仅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增长,更创造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老百姓“望子成龙”,希望子孙有良好公平的教育。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推进教育公平,不仅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而且积极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老百姓关注医疗、养老是否有保障,关心环境、食品是否安全。对此,深化与老百姓生活最贴近领域的改革,便是党中央率先考虑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发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脱贫攻坚战,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中国在减贫方面的骄人业绩,对全球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坚持重拳出击、铁腕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成效显著,凝聚了党心民心,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

我们自信的朝气,从奋斗目标而来。党的十九大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每一位中国人都在抖擞精气神、激发潜能量,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万丈的豪情、冲天的干劲,意气风发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个“历史交汇期”,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自信但不能自负,自信更不能自满。越是顺风顺水,越需要保持一份冷静,保持一份定力。客观地说,在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还充满着风险和挑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只要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砥砺奋进勇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将不断铸造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安徽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杨凡、冀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详细]
人民网 2017-12-16

开启中国人权法治化的新时代

我们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标志着这一理念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了国际...[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2-16

为何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详细]
解放日报 2017-12-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 为什么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详细]
学习中国 2017-12-09

新时代是“大”时代:还要办成更多更大的事

“时代”这个词,因为指向超越个人时间的宏大概念,已经让人满怀激荡;而“新时代”,更因为行进的意象,让人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有了...[详细]
人民网 2017-12-09

习近平解读新时代主题

十九大主题虽然只有68个字,却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详细]
党建网微平台 2017-12-09

把握新时代的三重维度

准确把握这一政治判断,是理解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详细]
《学习时报》 2017-12-06

共同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论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旨讲话

政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党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是全球各类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命题。[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2-02

山东: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光芒

几年来,山东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世界影响,也让世界舞台上的...[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1-26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之武装全党,才能坚定全体党员信念,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作用,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详细]
《红旗文稿》 2017-11-26

努力开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就应更加坚定信心,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现实,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努...[详细]
《红旗文稿》 2017-11-26

迈好“新时代的步伐”

攻下这些“娄山关”与“腊子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既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更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迈好“新时代的步伐”。[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1-26

让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由之路。[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1-1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