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从国防走进民生 看航天特种材料的现在与未来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17-05-24 15:59:0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家裴雨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家裴雨辰

访谈现场

访谈现场

编者按:C919翱翔蓝天的背后,中国航天特种材料显身手。2009年5月,拥有30多年复合材料研发经验的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以下简称“306所”)从400多家竞争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C919九大机体结构供应商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一支“航天系”力量。在随后的几年里,306所在人手紧张、硬件条件不足、没有任何航空制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完成了C919大型客机后机身后段、副翼等4个工作包的研制任务。5月17日15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先进材料技术”领域首席专家裴雨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从国防走进民生 看航天特种材料的现在与未来”为主题,与网友交流。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视频访谈,我是许博。不久前“天舟一号”的发射成功和C919大飞机的首飞成功,可以说在航天领域着实吸引人眼球。今天在直播间我们就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六所科技委主任,裴雨辰,欢迎裴主任。 

裴雨辰:谢谢。 

主持人:刚才那两个大事件都是普通百姓非常关注的,其实航天领域在大家的眼中一直都是非常神秘的,不管是天舟还是C919,它们身上都有航天的特种材料,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航天领域特种材料的整体情况? 

裴雨辰: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访谈活动,与广大关心中国航天事业、关心航天科工集团事业发展的网友们进行交流,也特别感谢国资委宣传局、新闻中心、人民网和各家媒体为我们中央企业提供这样一个展现企业风貌、与人民大众沟通对话的渠道和平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现有职工14.5万余人,主营业务包括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等。我们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材料技术领域的业务,先进材料技术是武器系统的重要支撑专业,材料产业是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及应用”纳入集团公司“五四三二一”重大举措。集团公司从事材料领域业务的单位主要有三院三○六所,湖南航天新材料研究院、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四院四部、红阳厂,六院四十六所、359厂等十余家单位,分布在北京、天津、湖南、湖北、内蒙古、贵州等地,从业人员约5000余人。

裴雨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六研究所是集团公司的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级的七家军工行业重点材料研究单位之一,承担着集团公司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材料工艺技术研究工作。三○六所立足航天科工集团,面向航天航空船舶领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的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实验、测试及生产基地。湖南航天新材料研究院由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联合湖南省政府共同推动建立,于2015年12月成立,定位为集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开放式平台,主要开展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开发、材料检测及分析、专用设备开发三大业务板块。其它的材料研究单位也都各有专业特色和发展重点。

“十二五”以来,集团公司为了突出新材料技术的战略地位,加大力度发展新材料产业,把“新一代材料及工艺技术与应用”列入科工集团“五个新一代”重点加以推进。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新一代”的材料呢,至少要符合以下五个标准中的一条。一是在相同价格条件下性能换代,二是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成本下降50%以上,三是高端产品实现替代进口,四是以合适的价格提供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产品,五是跨界创新实现产业结构重组。这是集团公司给新材料产业结构升级所设定的目标,也是航天科工材料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今后努力的方向。“十三五”末集团公司新一代材料与工艺产业将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 

主持人:刚才我们大概了解了整个宏观情况,材料技术在整体的武器装备系统当中作用和地位又是怎样的呢? 

裴雨辰:是这样:材料作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研究与使用一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材料与能源、信息等技术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材料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又对其它技术领域起着引导、支撑的关键性作用,掌握先进材料技术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之一。

在武器装备系统层面,材料技术同样是武器装备先进性能的物质保证,是引发武器装备革命性变化的前提。在军工领域一直有“一代材料、一代装备”的说法,军用先进材料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技术水平和全天候作战能力,同时对下一代武器装备小型化、高智能化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断满足国防装备新需求和不断创新材料技术的前提下,先进材料技术与武器装备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的军事现代化水平。

先进材料的性能与水平是决定武器装备性能与水平的重要因素。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导弹品种占到我国导弹品种的四分之三左右,各类导弹的技战术指标、可靠性、使用寿命、价格成本都与材料技术密切相关。比如质轻、高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导弹等武器装备创造了条件;热防护材料、热结构材料、耐烧蚀材料等为高速飞行的武器装备奠定了基础;吸波、隐身、消声等先进材料对提高导弹等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材料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导致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的产生和促进新型作战模式的形成。 

裴雨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大学时就知道,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当时就想我们人的躯体、心脏和大脑不就是与上述三大支柱相对应吗?从事导弹材料研究后,就思索导弹的结构材料、发动机、控制系统不也是这样吗?您看现在在能源领域是绿色、页岩气革命;在信息领域是脑科学、人工智能;在材料领域是纳米材料、材料计算学。每个材料工作者,都要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所作为,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做出努力。我相信材料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也许是我们还不能完全预料到的,但是必将对未来装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主持人:您说的对未来的装备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材料技术在我国的国防都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裴雨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的“导弹摇篮”,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保障国家和平安定的经济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就有材料专业领域的贡献,经过几代材料从业人员的努力,航天科工的材料技术支撑了集团公司武器装备的发展,并且还为其它领域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

首先,为支撑保障集团公司武器装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成并完善了材料专业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结构复合材料、隐身材料、透波材料、非烧蚀防热材料、耐烧蚀防热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高温粘结、密封材料、橡胶及阻尼减震材料等。 

裴雨辰:其次,解决了很多关键性的材料技术难题,没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没有那么多导弹的成功飞行和装备部队。比如:针对导弹弹体减重和隐身的要求,解决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导弹上的工程化应用问题,基本实现了导弹弹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化。研制了系列树脂基透波复合材料及宽频带天线罩,完善了我国透波材料体系,填补了国内多个透波材料领域研究空白,对装备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制出系列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室温热导率仅为0.014W/m·K,使用温度达到1200℃,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用于多种飞行器上,为解决飞行器内隔热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该类材料还应用于长征-5大推力火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新型舰船和节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针对某飞行器气动维型、耐高温、高效隔热需求,开展了非烧蚀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研究。该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拓了热防护材料新的技术领域,为逐步建立起非烧蚀型防热材料体系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针对超高温、抗氧化、耐烧蚀材料研制难度大,性能验证方法匮乏等世界性技术难题。建立了以碳纤维/碳化硅-碳化锆、碳纤维/碳化硅-硼化铪为代表的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体系。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于美国Ultramet公司报道的同类材料的水平。

近几年科工集团公司一批新一代材料与技术有力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为国防装备建设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增材制造的导引头已正式装机,实现了武器系统产品零件的轻量化、一体化和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已经在隐身、防腐、结构增强等领域显示出强劲的应用势头,石墨烯防腐涂料成功在装备上涂装试用。超材料已经在超强吸波、超高增益等方面呈现比较好的功能,研制的超材料天线罩、超材料隐身部件已在多型装备上实现应用。

上述这些只是典型的例子,总结起来说,航天科工集团材料技术领域的工作,是集团公司整体工作的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支撑了集团公司武器装备的发展,也为其它领域比如航空、船舶领域的装备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持人:刚才给我们介绍了在国防建设方面的贡献,材料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普通老百姓又有着什么样的体现呢? 

裴雨辰: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能源、信息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产业。新材料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先导技术,对于引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分别将新材料作为加快部署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材料科学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军民转换的壁垒较小。自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已经进入全面改革改组时期,新材料作为基础产业,将最先进入“军转民,民参军”的大发展时期,新材料不仅在航天、航空最前沿的军事装备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将更加深入地服务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三院三○六所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特种材料及工艺研究中心,也是航天新材料技术发展的主力军,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三○六所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我们将其命名为“航天特材+”商业模式。就是针对核心价值战略定位、资源能力配置、商业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创造及管理水平提升四个关键环节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核心战略定位方面,我们聚力核心能力,以强化重点业务方向的新产品/解决方案研发为核心内容,依托市场与外部资源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以此来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在资源配置方面,我们建立了民用产业核心资源保障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充分适应民品业务快速响应市场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在商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们提出增加合作方产品附加值,与合作方合作共赢的理念,使行业健康发展。在科技创新和管理方面,我们密切跟踪国家有关政策,如《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中央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工作的通知》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系列方针政策,探索人才激励措施、投资融资途径等方面的新机制、新方法,为成果转化、资本合作奠定基础。 

裴雨辰:“航天特材+”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院三○六所已经形成了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相变材料、气凝胶材料、低成本复合材料和旋压技术应用五个业务板块。C919大飞机复合材料部段、新一代CNG铝合金气瓶管、先进动力电池温控组件、相变材料保温杯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正在比较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主持人:请您详细谈谈航天材料技术在民用领域应用的典型例子。

裴雨辰:举三个例子。一个是C919国产大型客机项目,三院三○六所控股的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参与C919国产大飞机的机体结构研制任务,包括后机身后段、前段,副翼、垂尾长桁、壁板前后梁等,单机任务量已经达到复合材料机体构件的40%左右。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武器型号弹体复合材料结构研制的软模成型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复合材料共固化成型过程中的加压均衡、加温均匀的难题,所生产的复合材料制件具有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产品满足民用航空国际适航的标准。在目前500多架的大飞机订单中,三院三○六所已争取到了近100亿元的市场份额。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顺利完成了首飞,我们的产品也承受了首飞的检验。

裴雨辰:第二个例子是三院三○六所研制的气凝胶材料,这种材料是一种由胶体粒子或高聚物分子相互聚积成网络结构的纳米多孔性固体材料,是目前已知的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也是一种先进的保温隔热材料。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空间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今年4月20日,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也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已经突破和掌握宇航货运系统关键技术,可以说这两个发射任务齐聚了航天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也受益于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其中,由三院三○六所研制的新型隔热材料——纳米气凝胶隔热材料成功解决了长征五号火箭燃气管路的隔热问题,也满足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低温锁柜的保温问题。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燃气管路的工作温度高达上千度,特别是火箭内的空间狭小、结构复杂,安装有很多精密电子设备,如果不能够很好地隔绝发动机余热,就会导致其周边电子设备和控制设备发生故障,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院三○六所的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材料研究和隔热性能试验,解决材料的性能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工艺试验,解决了材料如何成为构件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地面试车验证,最终解决了材料的可靠性问题。

“天舟一号”搭载的低温锁柜被用于物资的保存,其对于隔热保温材料的性能有着极其严苛的指标要求,既要绝热,又要轻薄,这是传统隔热材料不能实现的。我们技术人员通过将现有的气凝胶材料真空化,制成了基于气凝胶材料的真空隔热板,能有效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使得其导热系数较原有的气凝胶材料大幅度的降低,隔热性能提高了近一倍,同时又具备了很好的隔气性和耐穿刺性,圆满达到了严苛的技术要求,被制成了“天舟一号”低温锁柜的保护外衣,随着“天舟一号”飞船遨游天际。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材料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先进装备的升级换代。材料性能进步的每一小步,都凝聚了我们科研人员的聪明智慧和报国情怀,也为我国大型民用客机自主研制、空间运载和探测能力的跨越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研发成功的相变材料日用品,包括航天水杯、相变家居产品等。航天水杯是一款快速降温水杯,1分钟内就可以将注入的开水从100℃降低到45℃左右,并且兼具保温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为婴幼儿冲泡奶粉,同时衍生出了咖啡杯、黄酒杯等系列化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相变家居产品,如恒温被子,其中内置了相变纤维织物,能够对覆盖的人体周边微环境提供温度调节,提升睡眠的舒适性。

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今天就简单说这些了。 

主持人:好的。通过举这些例子,包括之前您介绍的取得的成绩,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取得这些成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年我们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得到这样的成绩? 

裴雨辰:主持人,如您所说。近十年来,航天科工集团在材料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以说是军工材料领域的一个奇迹,作为一份子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们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建成了有影响力的军工行业研究所,跻身国家七家军工行业重点材料研究单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攻克了国家某重大科技工程的主要材料难题,承研了C919大型客机约百分之四十的复合材料部件任务,支撑保障了集团各类武器装备的研发批产,形成了专业比较齐全、研发条件比较完善、人员队伍比较合理的局面。我个人分析,成绩的取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得益于航天科工集团在材料领域的超前意识和有力决策,我感觉集团公司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高度重视先进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发展,比如在“五重大一专项”及“五个新一代”里,都专门明确了先进材料技术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早在2002年,集团公司就意识到材料专业对武器系统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果断决策成立了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三院三○六所),快速推动了航天科工集团军用材料专业的发展。2015年在国家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又迅速成立了湖南航天新材料研究院,重点突出资本运作和成果孵化,这必将推进集团公司高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

二是得益于武器型号发展对材料技术的需求牵引作用,十五年来,集团公司各类武器装备取得了长足发展,材料技术也随之共同进步,近年来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对材料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新的要求,在既有材料技术储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武器型号发展的情况下,科工集团迅速应对,科学制定了材料专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并有效组织了实施,梳理形成了航天科工集团的材料专业体系,保证了航天科工集团材料技术的快速系列化发展。 

裴雨辰:三是得益于国家和军方在经费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前总装、科工局、还是国家科技部,“十二五”以来都特别重视材料专业的发展,国家正在酝酿组织材料重大专项,各部委在科技项目的安排上也都给材料研究类项目极大的支持,良好的政策氛围给航天科工集团材料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是得益于航天科工集团在材料领域内有一大批默默奉献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他们秉承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为了航天科工集团材料技术的发展,在科研生产一线刻苦钻研、无私奉献。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相关材料研发单位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了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我相信在集团公司的决策领导下,在国家“双创”的大背景下,科工集团在材料领域一定会不断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新成绩。

主持人:其实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无疑都是人的力量在推动着,对于人才队伍的培养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裴雨辰:我可以粗浅地谈一点个人的看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航天科工集团一直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瞄准“显著提高人力资源产出水平和管理效能”目标,先后实施了“三挂钩”、“两工程”、“提高工资产出比”等战略性措施,持续调整人才(智力)资源种类、数量与结构,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活力型、增值型的人才队伍。着力于“人才总体结构”、“高层次人才占比”、“人才队伍年轻化”、“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调整与优化;着力于“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专业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培训”、“多元化人才激励”的突破与创新,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

航天事业为科研技术人员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先后实施的“优才计划”、“飞航英才接力计划”、“青年创新型拔尖后备人才”等政策,形成了科学的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机制,新型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牵引着科研工作者快速成长为技术专家、专业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才。以三院三○六所为例,技术队伍人员平均年龄33岁,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各占技术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一半以上成长为专业/型号副主任工艺师、主任工艺师,多人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专家及学术带头人,多人聘为航天科工集团首席专家、工艺大师、首席技师,多人获得航天基金奖、中信航天防务人才奖等荣誉,多个集体获得“航天基金集体奖”、“航天科工创新团队”等荣誉。

通过实施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措施,打造了一支年轻而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队伍。以三院三○六所为例,实施了合理的技能鉴定方法,建设了畅通的技能岗位成长通道,使技能骨干成长为航天新材料制造业的栋梁。像我们所其中有年仅33岁的高级技师,有年仅31岁的“集团中青年技能接班人”,他们肩负着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三班倒、节假日换休成为常态,体现了航天工作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

裴雨辰:按照航天科工集团“严、慎、细、实、快、协、拓、效、善、诚”的作风要求,我们建成了一只高质量的管理队伍,以三院三○六所为例,管理人员中约三分之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履行着国军标质量体系、军工科研项目管理等相关管理工作,为航天产品“工作零缺陷、质量零差错”保驾护航。

航天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做的不错,有很多需要总结的经验,这里我只能谈一些表面的情况。

主持人:最后能不能再给我们展望一下对于先进材料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些意见和想法呢? 

裴雨辰:材料是国家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产业,国家陆续制定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中国制造2025》等多项材料及制造领域国家重大发展规划,并且即将启动材料重大专项。集团公司也高度重视先进材料和工艺技术发展,明确提出了“五重大一专项”及“五个新一代”等,明确了集团先进材料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裴雨辰:对集团公司先进材料技术未来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供大家参考批评:

(1)创新是先进材料技术发展的根本所在

先进材料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发掘现有材料潜力,研发新型材料,研究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等。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将使新材料产品实现高性能化、多功能化,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结构材料向低密度、复合化、功能化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功能材料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模块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材料基因组工程或材料计算学的发展将加速新材料发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面对资源、环境等的巨大压力,绿色化生产制造及材料循环再利用,则是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创建临近空间飞行器基本材料体系

临近空间飞行是航天领域最后的几块处女地之一,临近空间飞行器、重复使用运载器等是航天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飞行器使用冲压发动机或组合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在动压大、有氧气的极端特殊环境。传统的航天材料很难满足使用要求,需要有针对性地发展耐高温热结构材料、非烧蚀高效防热材料、低成本树脂基热防护材料、超高温陶瓷基耐烧蚀材料、高温透波材料等基本材料体系。这项工作正在结合集团规划的1608工程系统开展,这项工作的有效实施必将推动集团公司军用材料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裴雨辰:(3)瞄准材料领域前沿力争有所作为

我们集团公司高红卫董事长讲到过12项颠覆性国防技术,在这12项技术中材料占到三分之一,其它技术也与材料有关,集团公司都已经有了相关的工作考虑和安排。

集团公司的材料研发单位和材料从业人员正在逐渐认识并积极谋划材料前沿领域的工作,包括对材料基础研究的再认识和在我们这些工业部门研究所的定位问题,应对新技术变革和新军事革命,必须下决心搞一点基础研究。瞄准如超材料、石墨烯、离子液体、仿生材料、纳米材料、3D打印材料等新兴材料,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同时也作为提升材料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前沿新材料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力争并确保有所作为。

(4)实现材料产业化融入国民经济主战场

航天科工集团是制造型大型国企,世界五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已达2000亿元。要建成国际一流的防务公司,适应世界新技术经济变革,支撑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发展新材料产业。这方面我们基础还比较弱,经验也不多,所以要突破以前的思维模式和局限,切实走出一条产业化之路。一是要面对材料行业找准定位,走高端原材料细分市场之路。二是要走现代企业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之路。三是要走高起点国内外有效收并购之路。四是要走快速投入规模化经营之路。四是要走大投入规模化经营之路。要有紧迫感,努力融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使集团公司在国家高新材料领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裴雨辰:(5)资源共享是先进材料技术发展的未来模式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积极发挥互联网已经形成的优势,把握机遇,利用“互联网+”,加强行业的合作与交流。要打破以往各自为战,分散重复的科研、产业局面,提高专业聚集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要使先进材料基础研究、材料应用开发与材料产业化无缝衔接,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促进集团材料行业的有序、快速、健康发展。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以新材料与先进工艺“三创新特区”为主要抓手,充分借力航天云网和专有云平台,建立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内部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集团公司材料领域的整体能力。二是坚持“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借助集团公司“双创”平台,结合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掘材料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潜能,利用好社会资源,加速材料技术领域新业态建设。

主持人:非常感谢裴主任为我们带来的精彩介绍,谢谢您。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责任编辑:杨凡、曹晗]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战疫·微课堂| 亲子关系面临“宅”考验?教育专家支招!

战疫·微课堂| 亲子关系面临“宅”考验?教育专家支招!

为进一步做好防控疫情期间的社科知识普及,帮助家长们营造这段时间的亲子关系,缓解“宅”家学子焦躁情绪,山东省社科联特别开启科普“战疫...[详细]
山东省社科联 2020-02-18

抓好“三农”工作 确保全面小康 ——访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公开发布之际,中...[详细]
经济日报 2020-02-06

要点问答:如何认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详细]
人民网 2020-02-05

要点问答:如何认识完善国家行政体制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详细]
人民网 2020-02-04

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坚强制度保障(权威访谈)

如何准确地理解全会精神、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详细]
人民日报 2020-01-13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 2019-10-29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三大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三大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 2019-10-28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砥砺奋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砥砺奋进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22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成就和经验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成就和经验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21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21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从新时代发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从新时代发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12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制度成就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制度成就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11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社会民生建设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详细]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1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