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印发

来源:新华社

作者:

2017-05-17 08:29:05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

《意见》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意见》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推进经典著作编译、导读工作,加强教育教学。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梳理总结好新探索新实践,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术评价等各环节。

《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对文明传承有重大影响、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濒危学科、冷门学科。加强教材建设规划,建立健全高校教材编审机制,创新教材编写、推广、使用的体制机制,调动学者、学校、出版机构积极性。

《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扎根中国大地,突出时代特色,树立国际视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建立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落实社会科学领域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政策,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鼓励社会资金通过捐赠、设立学术基金会等方式支持科研工作。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建立科研信用管理、评价结果公布等制度,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引导教学研究人员潜心钻研、铸造精品。

《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思想、关键话语体现到各学科领域。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转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活动。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

《意见》指出,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岗位聘用制度,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良好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意见》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统筹推进各类智库协调发展,大力提高智库建设水平。领导干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加强相关领域立法,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杨凡、田达]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万里丝路心相济 雁栖湖畔再启程

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这注定是被历史铭记的盛会。[详细]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7-05-16

傅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圆满闭幕。论坛的成功举行,使国际社会更加广泛地了解了中国的外交理念和诉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必将产生...[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1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详细]
新华社 2017-05-16

各界解读习近平“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解读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详细]
新华社 2017-05-15

汲五千年智慧,成伟大复兴之势

“‘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这意味着“一带一路”不应过度强调其中国元素,而应看到其承载的共同发展愿景与价值导向。[详细]
北京日报 2017-05-15

一带一路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将不断丰富国际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整合国际创新要素,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注入新动力。[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15

构建开放共赢的新世界

“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3年多来,逐渐向纵深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以扎实的努力践行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14

人民日报:把一带一路铺进沿线民众心中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14

“一带一路”,与世界共同筑梦

由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5-12

一带一路建设呼唤理论创新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扎实开展实践探索,而且需要从学理上深入研究,夯实思想理论基础。[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12

让丝路精神照亮文明的天空

聆听着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触摸着互利合作带来的获得感,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正在凝聚起更广泛的共识,激...[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12

奏响共同发展的交响乐(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在即。各国代表汇聚北京,普遍希望这场盛会能够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进一步凝聚合作...[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11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